汉景帝为刘彻做的准备:扫除刘荣罢黜周亚夫( 四 )


我大体上把社会上的人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 他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事业 。第二类人只琢磨人不琢磨事 , 他把那个人际关系琢磨得透透的 , 然后在人际关系上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这种人为的是当官 。第三类人只琢磨钱 , 他为的是发财 。第四类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 , 这就了不得了 , 这就能办成一些大事了 。那当然还有一类人是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还琢磨钱 , 那就更不得了 。周亚夫这个人他属于哪一号人呢?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比如说平定吴楚七国叛乱 , 他就认为把梁国扔出去 , 把吴楚兵挡在梁国这个地方 , 然后我去断他的粮道 , 我就能把吴楚七国的叛军给解决了 , 至于这个事得罪谁不得罪谁我一概不考虑 , 我只求把事办成 , 这叫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 所以他立了大功 。你看废太子的时候他又反对 , 他为什么反对啊?他又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 因为太子是天下之根本 , 不能够轻易地废跟立 , 如果没有大过你不能废 , 他反对 。要封皇后的哥哥为侯他又反对 。所以这个人他的难以驾驭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周亚夫是有一个价值体系 , 就是他处理事情 , 他办事情有自己的原则 , 有自己的一整套的价值评估体系 , 这个事该怎么办 , 不该怎么办 , 他是这样一个人 。这样的人往往他有自己的主见 , 他是能臣 , 但是这种人也往往最不得皇上的喜欢 。
看来 , 在汉景帝的饭桌上 , 周亚夫还是没有能够通过汉景帝的考察 , 最终汉景帝上纲上线 , 认为周亚夫很可能就是新任太子刘彻的绊脚石 。这无疑使得周亚夫陷入了危险境地 。可是过了不久 , 周亚夫的儿子不谨慎的一件小事 , 又给周亚夫的困境火上浇油 , 那么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件事会给周亚夫带来什么后果呢?
所以果然最后出了这么一件事情 , 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五百套铠甲 , 买的时候是在国家制造铠甲的仓库里买的 , 这个买是犯法的 , 因为在汉代私人不能购买这种军械 。当然周亚夫的儿子买这个东西是为他的爹做殉葬准备的 , 周亚夫生前是大将军是太尉 , 万一周亚夫去世以后用什么东西作为陪葬品呢?就用这五百副铠甲 。结果买这五百副铠甲出了个小问题 , 这个铠甲很重 , 搬运的时候搬运工很累 , 周亚夫的儿子事做得不漂亮 , 没有把工钱给足 。这些搬运工人干了这么多活没拿到钱 , 这等于是拖欠民工工资 , 当然就告状 , 告状怎么告呢?说周亚夫的儿子买兵器要造反 , 这个造反是谋逆大罪啊 , 这案子很快就报到汉景帝那儿去了 。
【汉景帝为刘彻做的准备:扫除刘荣罢黜周亚夫】 汉景帝一看 , 周亚夫的儿子 , 又牵扯到周亚夫 , 好了 , 这机会全来了 , 立即批转要查办 。然后 , 批转是在廷尉府 , 廷尉府的人就去周亚夫家里 , 拿着这个文书、法律条文去质询 , 叫周亚夫一条一条做笔录了 。周亚夫是何等人啊 , 他是指挥百万大军的上将啊 , 怎么能够面对这样的刀笔之吏?周亚夫拒绝回答 , 一个字都不答 , 这个派去的小厮文书官碰了一鼻子灰 , 回去就上报了 。这一上报汉景帝就骂人了 , 史书记载汉景帝骂人只有这一次 。汉景帝骂了一句话“吾不用也” , 就是我再也不用去询问你了 , 直接把周亚夫投到监狱里去 , 这样一代名将周亚夫 , 这个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大将军就进了牢 。周亚夫进了监狱以后 , 当然他不会受狱吏的侮辱 , 所以周亚夫就绝食五日 , 吐血而死 , 这样一代名将就被汉景帝逼死了 。换句话说 , 汉景帝不但除掉了废太子刘荣 , 而且把反对废太子刘荣最得力的一个功臣周亚夫也除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