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刘彻做的准备:扫除刘荣罢黜周亚夫( 二 )


细柳营的故事说明 , 周亚夫不愧为一代名将 , 结果是他这种治军严谨 , 恪于职守的大将风范赢得了文景两朝皇帝的器重 , 并始终得到朝廷的重用 。但是在景帝朝发生的三件重大人事安排上 , 周亚夫一次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严谨与倔强 , 奏出了君臣之间的不和谐音符 。那么在这三件事上周亚夫的所作所为有道理吗?汉景帝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位重臣的关系呢?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记载这一事件的呢?《史记》中记载的周亚夫是一个行事严谨的将军 , 一个有功于汉朝的人 , 他的做事风格就是秉章办事 , 知无不言 , 所以这就难免做些与皇帝意愿不符的事情 。那么 , 当周亚夫与皇帝发生摩擦和矛盾的时候 , 汉景帝会如何处置呢?
吴楚七国叛乱被平定以后 , 周亚夫得到信任 , 担任太尉、担任丞相 , 一直在朝中任高官 。但是他在吴楚七国之乱得到信任之后 , 连续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阻止汉景帝废立太子 , 这件事情上 , 他明显地违背了汉景帝的意志 。所以汉景帝自这以后 , 两个人关系开始出现了比较大的裂痕 , 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 就是在阻止废立太子不久又发生一件事 , 就是窦太后提出来要封皇后王娡的哥哥王信 , 封他为侯 , 周亚夫再一次提出反对 , 像反对废太子刘荣一样 。周亚夫反对的理由就是刘邦白马盟誓中间的三句话 , 就是非刘者不王 , 非功不侯 , 如果不遵从 , 天下共讨之 。那就是不姓刘不能封王 , 没有功不能封侯 。所以周亚夫就坚持说 , 皇后的哥哥王信他没有功 , 不能封侯 , 这一次导致窦太后很不愿意 。其实这一次封侯这件事情汉景帝也不同意 , 但是汉景帝不好阻拦他母亲 , 他拿出来朝议 , 结果是周亚夫出面阻止了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实际上一方面汉景帝目的达到了 , 另一方面 , 周亚夫难以驾驭的这一面让汉景帝感到很不安 。
接下来又发生了第三件事情 , 这件事情是指的在汉匈关系中间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 。就是匈奴有五位将领投降汉朝了 , 汉景帝就想封他们为侯 , 封五位降将为侯 。当然汉景帝这个做法遭遇到了周亚夫的反对 , 周亚夫不同意 , 这是第三次投反对票 。汉景帝是坚决要封 , 周亚夫是坚决阻封 , 两个人正式顶上去了 。作为汉景帝来说他有一个想法 , 在汉匈关系上 , 出现匈奴的将领投降汉朝的事情是不多见的 , 如果有五个人投降 , 我们封了他 , 可以鼓励更多的匈奴将领投降 。所以 , 汉景帝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策略 , 从策略上讲汉景帝的说法有道理 。周亚夫反对 , 周亚夫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说这五个人本来是匈奴的将领 , 现在投靠汉朝 , 等于说这五个人对匈奴的单于来说他是不忠之臣 , 他对匈奴是不忠之臣 , 你现在封他等于是鼓励做臣子的不要忠于自己的主子 , 所以周亚夫反对 。周亚夫这个反对他是从道德立场上来看 , 讲得也对啊 。你在一个封建社会中间 , 如果你不鼓励臣子忠于国君 , 你鼓励那些投降的人 , 那岂不是天下乱臣贼子就成了一片了吗?周亚夫讲得有他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