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庾文君:挂名临朝被逼死

明帝皇后庾文君挂名临朝被逼死
东晋明帝的皇后庾文君是个才情俱佳的女子,母仪天下从不揽政 。但是,情势把她推到了垂帘听政的位置上 。虽然她从不听政,只是在后宫操守妇道,但却不能避祸,最终落得个被乱兵胁迫的局面,愤然自尽 。
庾文君是现河南人,父亲庾琛曾担任过建威将军,晋王室南逃过长江后,庾琛又担任了会稽太守,也算是东晋朝的重臣 。
庾文君在山清水秀的江南风情中长大 。由于家教严格,庾文君特别注意自身德行的培养 。史书记载,庾文君除“明理会事”之外,人也长得美丽大方,颇具大家风范 。
庾文君的哥哥庾亮是司马睿的好朋友,两人均有鸿鹄之志 。司马睿让庾亮管理藩王府属官 。后来,司马睿听说庾亮有个妹妹叫庾文君,漂亮多才,便提议将其嫁给自己的儿子司马绍 。
庾亮再三谦让,认为自己的妹妹只是小家碧玉,登不得大雅之堂 。西晋是司马家的天下,怎能让皇家受委屈呢?
司马睿便托人打听,了解到庾文君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 。于是,司马睿“穷追不舍”,最终让自己的儿子娶了才色俱佳的庾文君 。
司马绍是司马睿的长子,庾文君嫁过去是正妻,今后是有希望做皇后的,这一点庾家非常清楚 。待嫁那一阵子,庾家多次以历史上的明后做榜样,教育、开导庾文君,这让庾文君更加通晓宫廷生活的要领,为她日后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超脱出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公元317年,司马睿登基称帝,创建东晋,于次年立他的长子司马绍为皇太子 。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司马绍从小的时候就聪明过人,能言善辩,被宫内外喻为神童,也深得司马睿的宠爱 。
史书记载,有一天,有使节从长安来拜见 。司马绍仍坐在司马睿的膝上玩耍 。司马睿就问他:“究竟是长安近,还是太阳离我们近啊?”
司马绍回答:“是长安近,因为从没听说有人从日边来 。”司马睿很得意,认为这孩子聪明,小小的年纪就懂事 。
第二天,司马睿设宴款待使者,大批幕僚陪坐 。为了显示自己的儿子聪明,司马睿宣司马绍进殿,又问了这句老问题:“是长安近,还是太阳离我们近?”司马睿显然是希望皇太子能说出原来的答案 。
可是,司马绍却毫不犹豫地说:“太阳近 。”
司马睿很没有面子,因为在大人的眼里,显然是长安近、太阳远的 。为了挽回面子,司马睿说:“昨天,你不是说长安近嘛,怎么今天又改口了呢?——孩子小,就是顽皮 。”于是命人把孩子带下去 。
可没想到,司马绍从容地说:“抬头能见到太阳,就像能见到父皇一样 。可抬头又如何见得着长安呢?”孩子把元帝司马睿比做太阳,赢得了满堂彩 。众人都说神童就是不一样 。司马睿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心情,对这个皇太子更加看好了 。
是啊,皇上也是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睿智 。
在东晋创立初期,司马睿只能依靠他人稳住政权 。他即位时,竟然要拉着为自己登基立过汗马功劳的王导到御座上同坐,共同接受百官的朝拜,王导当然不肯,坚决推辞 。
实际上,元帝司马睿这样做是故作姿态 。然而他非依靠王导不可 。王氏兄弟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元帝依靠王导还有一个原因,即王导的堂兄王敦是个实力派 。多年以后,王导成了辅政大臣,王敦终于发动兵谏,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晋的根基 。
话分两枝 。自庾文君嫁给司马绍之后,她平素积累的文化修养以及礼仪知识都派了用场,在太子宫和皇宫里,几乎到了鹤立鸡群的程度 。她对“神童”司马绍非常尊重,同时也赢得了司马绍的回报,俩人恩恩爱爱,这让元帝司马睿非常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