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将军梁冀:在他手里东汉王朝陷入灭亡的前兆

【跋扈将军梁冀:在他手里东汉王朝陷入灭亡的前兆】 东汉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自第四帝汉和帝至末帝汉献帝,连续十帝皆幼年继位,他们中最大的15岁,最小的仅“诞育百余日”,并且大多不是皇后甚至也不是皇帝亲生 。这些幼帝懵懂登基后,不再有前朝遗诏指定的顾命大臣为他们辅政,而是尊前朝皇后为太后临朝听政 。当这些仓促间走上政治前台的年轻寡妇与幼帝们同样懵懂时,所能依靠的,便只有她们的父兄等一干娘家人了 。而这些娘家外戚为了便于专权,在皇族中选嗣时,往往又倾向于尽量挑选年幼者继任皇帝 。《后汉书·皇后纪》载,东汉十位幼帝中“外立者四帝”,其中三帝为同一人所扶立,他就是活跃在东汉这种外戚政治生态怪圈中的“跋扈将军”梁冀 。
据《后汉书·梁统列传》,梁冀的高祖梁统与窦宪的曾祖窦融都是东汉开国功臣,因而在光武帝时同朝封侯 。那时,梁氏与窦氏两大家族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到了章帝一朝,两家都有一对姐妹被选入宫,但不同的是,窦家大女儿被封为皇后,窦家外戚因而得宠;梁家姐妹被封为贵人,生下和帝,却因窦皇后的嫉妒和诬陷双双惨遭杀害,梁氏家族受牵连被发往远地 。至和帝一朝,以窦宪为首的窦氏外戚被镇压,梁氏家族得以重见天日 。接下来殇帝、安帝两朝,梁家父爵子承,日子也还过得平稳 。到了顺帝时,梁冀的两个妹妹被选入宫,其大妹待顺帝成年幸被封为皇后,其父梁商以大将军衔位凌三公执掌内朝,梁氏外戚终于登顶东汉政坛 。梁商始终以“谦柔”之德被顺帝尊为良辅,并且能够做到“检御门族”,在他的约束下,梁氏一族未敢“以权盛干法” 。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商去世,也许是出于对梁商教子的信任,“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 。”三年后,顺帝驾崩,其委任的这位梁冀大将军终于撕下假面,开始了他“侈暴滋甚”的表演 。
由于少为贵戚,梁冀逸游纵酒无所不好,苍鹰走狗无所不玩 。长大后他顺利入宫为官,由黄门侍郎而至禁卫总管执金吾,最后当上督统环都城二十一县的河南尹 。在此任上,梁冀做了一件瞒天过海的大坏事:由于河南郡与都城洛阳接壤,其父梁商从好友洛阳令吕放那里,了解到儿子梁冀的一些恶行,以此对他做出批评责备 。梁冀怀恨在心,竟暗下毒手,派人半路将吕放刺杀 。为了不让父亲怀疑,梁冀又积极活动,将吕放的弟弟吕禹补为洛阳令,然后误导吕禹将疑凶认定为吕放生前仇家,遂“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最终,梁冀借吕禹之刀,斩断了原本指向他本人的种种破案线索,并用无辜者的鲜血,洗涮了自己的罪恶踪迹 。
顺帝驾崩,已把持内朝三年的大将军梁冀,与升为梁太后的妹妹,扶虞贵人所生婴儿冲帝于襁褓中继位,兄妹俩一个定策帷幕,一个临朝听政,操纵了东汉朝廷 。第二年,冲帝三岁夭折,顺帝一脉绝嗣 。梁氏兄妹又“定策禁中”,本着“贪孩童以久其政”的利益趋向,在皇族中挑出身为章帝玄孙、年仅8岁的刘缵继位,史称质帝 。哪知刘缵小朋友幼年早惠,一年后看穿梁冀的骄横,并童言无忌地当着满朝文武指称其为“跋扈将军”,当日便遭梁冀“潜行鸩弑”,崩于玉堂前殿 。大概皇家幼儿园实在没了人才,梁氏兄妹只好又回过头来,从刘缵的上一辈中找到身为章帝曾孙、时年15岁的刘志继位,便是后来的桓帝 。这桓帝倒底年纪大些,懂得明哲保身,纵容了梁大将军的跋扈,三年中不断为他加官进爵,官属倍于三公,食邑达三万户;梁冀至亲的两弟一子也都被封为万户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