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曾是剪纸天才:创作童话边剪纸边讲故事( 二 )


“剪纸是诗文创作的开始”(安徒生)。安徒生在使用着农业时代民间艺术的思维方式创作,他是以口传文化思维和手传文化方式在写作童话 。安徒生的剪纸是他心灵的窗花,铰剪纸的方式导引出心灵的故事 。手离心很近,剪纸的过程也是用手来传达内心表达的过程 。这和我们研究中国民间剪纸发现的方式异曲同工 。手确实比眼离心更近,心手叙事方式是具有普遍性的民间文化叙事传统,也反映岀人类文化认知方式上的本能选择 。这个发现与启示非常重要,因为剪纸无论对于妇女或儿童,只有视其为个体心与手的文化认知过程,视其为生活与生命的本能表达,教育的传承与创造才能走岀单一技能和庸俗化视觉功利追求的误区 。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剪纸成为代表性的人类文化遗产 。中国是拥有世界非遗名录最多的国家 。面向儿童的文化遗产教育,不仅关系到遗产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华文明传承、创造与发展 。教科文倡导的文化创造要面对源自文化遗产的灵感,活态的非遗传统更是民族文化的情感源泉 。
在儿童中普及剪纸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适合和行之有效的身心启蒙方式 。中国传统剪纸的启蒙就是从童年期开始的,口传的文化和手传的技艺是启蒙儿童的最基本内容 。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往往忽视了剪纸和口传文化的关联,浅薄于狭隘的“眼睛美术教育观” ,忽视了民间的图像叙事并不仅仅仰仗于眼睛看到的东西,心的视野比眼宽比眼深 。手比眼更靠近内心 。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对手作为情感之“器官”功能的认知还是“蒙昧”的,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民间艺术传统认知的蒙昩 。手是心的外延,心通过手在触摸感知着生活中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和行为过程 。手是身心生命律动的参与与记忆者,手的生命记忆能量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我们的书写、绘画、舞蹈、运动,甚至日常生活中许多习惯性动作,都是手的记忆在发挥作用 。儿童的天性是天然本色的,儿童与生俱来的涂鸦本能远远超过了成人 。儿童涂鸦、剪纸的心手相随,使儿童在认知成长过程中,有了动手的兴趣与本能的选择 。
中国多民族剪纸传统传承千年,从人成长的认知发展观来看,剪纸是适合儿童认知发展的文化方式,剪纸也开通了心手相连的图形叙事传统,心手互动共生的情感叙事不仅适合于儿童,也是适合于妇女的一种文化方式 。一个文化类型或文明物种能传承千年不衰,定有其深层的人性价值和联接个体生命本能的自我需求性 。通常我们看到了社会学视野中的剪纸民俗价值,我们还没有从认知心理学和文化遗产学视角,发现剪纸对儿童妇女的人性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其中的启示会改变我们功利化的教育观,并从中发现更具人性化的启蒙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