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解释、出处及用法

拼音:táolǐbùyán , xiàzìchéngxī , 简 拼:tlbx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的解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 , 但因它有花和果实 , 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 , 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 , 就能感动别人 。

成语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 , 可以喻大也 。”

注音:ㄊㄠˊ ㄌㄧˇ ㄅㄨˋ ㄧㄢˊ  , ㄒㄧㄚˋ ㄗㄧˋ ㄔㄥˊ ㄒㄧ
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的近义词:桃李不言 , 下自成行 同“ 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行 , 路 。晋潘岳 《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 , 下自成行;德之休明
成语语法: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
常用程度:【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解释、出处及用法】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have to talk, yet the world beats a path to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