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解密:霍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死后被族灭?( 二 )


霍光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权倾一时 。不过,汉武一朝,他还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悉心培养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逼自杀 。汉武帝将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并将其母钩弋夫人处死,以绝母后专权之患 。汉书说:“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刘彻环顾群臣,似乎只有霍光可辅佐刘弗陵 。因此,他命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的画赐予霍光 。其意甚明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受遗诏,与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的最高权力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这个“一”字,用之绝炒 。
霍光当权,自然有政敌 。霍光的办法,就是诛杀怠尽 。汉书记载,有一个右将军叫王莽(与后来专权的王莽同名),他有个儿子叫王忽,任侍中 。其曾说汉武帝遗诏可能有假,他说:“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霍光因此深责王莽,逼人家毒死了自己的儿子 。当年辅佐昭帝之人,还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自然不满霍光一人专权,便联合燕王刘旦密谋“共执退光” 。汉书说,昭帝听闻燕王书奏,既“不肯下”,而且“上不听” 。似乎想说明,昭帝虽年幼却有主见 。但是,昭帝年仅十四,凡事霍光做主,他又能干什么呢?有一句话,昭帝倒也实在:“将军为非,不须校尉”,你霍光要造反,还需要密谋组织吗?连禁军校尉都不需要的 。因此,我怀疑,所谓燕王刘旦、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谋反之事,可能是有人罗织出来的 。此事的结果,如汉书所说:“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 。燕王、盖主皆自杀” 。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被诛族,长公主、刘旦亦先后自杀 。其结果是“光威震海内”,几乎无人可及了 。
元平元年,汉昭帝亲政一年即驾崩了 。汉昭帝卒时22岁,竟然无嗣 。这也是奇怪的事情 。野史对昭帝之死,深有怀疑 。毕竟,日渐年长的皇上,对霍光肯定是一个巨大威胁 。这个皇帝,据记载身材魁伟 。他五六岁即“壮大多知”,“武帝常谓类己”,“始冠有八尺二寸” 。应该身体不错 。《汉书外戚传》说:“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霍光大权在握,甚至管到了皇上的房事 。其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擅宠有子” 。《剑桥中国史》说:“年轻的皇帝死时只有22岁,死得可疑;他显然还没有子嗣 。他是否流露出什么迹象,致使霍光或其他人希望把他除掉,则不得而知 。”昭帝无子,是不是拜霍光之赐?!
昭帝崩,既无嗣,当然要另觅新君 。汉书说:“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 。汉武帝六个儿子,只剩广陵王刘胥 。但是,这个人,“光内不自安”,霍光不满意 。理由也是简单的 。“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 。不过,我以为,霍光真正不安的,仍是刘胥早已成年,将来是不可控制的 。于是,霍光便将目光扫向汉武帝的孙子辈了 。最终,他锁定刘彻之孙昌邑王刘贺 。在霍光看来,刘贺年方十九,又是纨绔子弟,胸无大志,正是他利用控制的对象 。可是,这个刘贺,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又被废了 。其原因,汉书里写了一大堆 。无非是找女人奸宫女之类,经常从宫外私自买东西进来吃,“常私买鸡豚以食”等等,鸡毛蒜皮之事耳 。其实,霍光最不满的,乃是刘贺滥封属下官职之事 。这个刘贺,进京之时,带了二百多人来,个个封官许愿 。刘贺受玺二十七日,竟发诏封官“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显然,他也是一个敢作敢为之人 。这样下去,怎生了得?于是,霍光上奏年仅十五岁的太后,当着百官的面,立即废除皇上 。刘贺带进京的二百余人,除两人外,其余皆被诛杀 。其权之大,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