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踕后的解释跋前踕后的出处及用法

拼音:báqiánjiéhòu,简 拼:bqjh跋前踕后的解释同“跋胡疐尾” 。比喻进退两难 。
成语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
注音:ㄅㄚˊ ㄑㄧㄢˊ ㄐㄧㄝ ˊ ㄏㄡˋ
跋前踕后的近义词:跋胡疐尾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后以“跋胡疐尾”喻进退两难 。宋李纲 《谢复观文殿大
跋前疐后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踬” 。比喻进退两难的处境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
成语语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to be in a dilemma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跋前踕后的解释跋前踕后的出处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