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史上历经三代皇帝的英国公李勣的忠义与圆滑

导读:在《隋唐演义》中,徐茂公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类似智多星吴用的角色,不过,这只是小说家的杜撰 。其实,徐茂公原型即隋唐名将李勣,原名叫徐世勣,因字懋公,故民间传说称他为徐茂公 。投唐后,李渊给他赐姓,改名为李世勣 。贞观年间,为避李世民的讳,又去掉“世”字,就叫李勣 。仅就改名一事,就可见他一生的不平凡 。
李勣出身种田为业的大户人家,虽然家道殷实,但他不安于富足安逸的生活,十岁出头开始结交江湖豪杰,过上了刀口舔血的日子 。大业七年(611年),翟让在瓦岗寨聚众起义,李勣前来投奔,成为瓦岗寨一员虎将 。翟让是目光短浅,容易满足的人,守着瓦岗寨,不图进取 。李勣就给他建议道:瓦岗寨是本乡本土,人也乡里乡亲,不好长久在此劫掠 。荥阳控扼漕运要道,官船商舶甚多,若移师此地,劫掠财货,不愁粮饷不继 。翟让听从李勣的建议,果然瓦岗寨财源广进,兵强马壮 。后来,李密也入伙瓦岗军,并取代翟让成为新首领 。翟让在火并中丧身,李勣也被“斫之伤颈” 。李密竟在李勣伤未痊愈之际,派他出镇黎阳,名义上委以重任,实际是疏远他 。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在北邙山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奔李渊 。此时,李勣控制着黎阳以东的广袤辖地,并拥有一支军队和一大粮仓 。他得知李密下落,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李密)已归附大唐,现在这里部众、土地都属魏公所有,我不能献地邀功 。”说罢,他将所占州县户口造册,派郭孝恪出使长安送交李密,让李密自己献给李渊 。李渊听说李勣使者到来,无表上奏自己,倒有一信给李密,感到非常不理解 。当郭孝恪把原委说明后,李渊叹息道:“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实在是一个纯臣呀!”于是授李勣黎阳总管,赐国姓李氏 。应该说,李勣的举动完全投合了李渊的心思 。在群雄纷争,天下未定之际,君王最看重的是臣子对自己的忠心不贰 。
不久,李密因不满归唐后所受冷遇,出逃叛唐,途中被唐军斩杀 。李密的首级送到长安,高祖李渊即派人转送给李勣,并传谕李密谋反罪状 。李密既投唐,又叛唐,他为自己的错误埋单 。对于李密的叛唐,李勣毫不知情,所以也不担心受到株连 。因此,当他见到李密首级时,念及故主之情,悲从中来,不禁嚎啕大哭,不能自已 。随后,李勣上表李渊,恳请收葬李密 。李渊被他的忠义所感动,下令送归李密的尸身 。李勣以君臣之礼将李密安葬 。送葬那天,他动员瓦岗军旧部都去送行,全军上下缟素,场面感人 。李勣对李密的态度与丧事处理,表现他为人忠心不贰,从而博得大唐朝廷一致赞许 。
单雄信也是瓦岗寨一员虎将,早在瓦岗寨聚义之时,就与李勣结义为兄弟,成为翟让的左膀右臂,后又归附李密 。李密归顺唐朝后,单雄信投降王世充,李勣则归附唐朝,二人分道扬镳,各为其主 。王世充兵败后,单雄信被唐军擒获,论罪当死 。李勣急忙向李世民求情,称单雄信武艺绝伦,堪为朝廷使用,并以自己官爵为单雄信赎罪 。不知何故,一向宽宏大量的李世民竟然没有答应 。李勣无能为力,单雄信误以为他没有尽力帮忙 。李勣涕泣而言:“我不惜余生与兄共死 。但我以身许国,事情就无法两全 。再说,若我死,谁还能照顾兄的妻儿 。”说罢,举刀割下股上一块肉给单雄信吃,说:“这块肉随兄入土,也不负我们当年誓言啊!”单雄信听了,感激而泣,与李勣执手相别 。这样感人的场面,在真实的历史舞台上确实不多见 。
隋末,群雄割据,世事无常,人情反覆 。李勣崛起于草莽,对故主忠心不贰,对故友肝胆相照,“忠义”是他人生中一大亮点 。李勣归附大唐政权后,逐渐褪去草根的本色,完成了由沙场宿将到元勋重臣的角色转换,在大唐官僚体制内游刃有余,更多的是展示他性格中圆滑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