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竟有1300名是中国兵!比外国人还要勇猛

导语:他们不是日本兵,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更不同寻常的是,这些中国兵不是阵前倒戈的懦夫,也不是临时抓来的汉奸,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英军” 。
1900年8月14日,大清帝国的首都,被八个国家的侵略军攻陷,这个日子,可说是黑暗的中国近代史中最黑暗的一天 。在趾高气扬的洋兵中间,掺杂着不少黄皮肤、黑眼睛的士兵 。他们不是日本兵,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更不同寻常的是,这些中国兵不是阵前倒戈的懦夫,也不是临时抓来的汉奸,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英军” 。
中国档案专家历经八年研究,近日从深藏于英国的档案发现了八国联军的一段秘史:在这场侵华战争中曾经有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部队“战功显赫”,但他们不是清军,而是代表英军对华作战的威海卫中国军团 。
英国外交档案记载了威海殖民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中国军团 。
1898年至1930年,英国租占威海卫32年,此后,刘公岛又被英国远东舰队续租10年 。但由于英方撤离威海时,将所有官方档案全部带走,人为地造成了历史的断代和记忆的空白 。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在1898年到1930年间的历史已经变得模糊和遥远 。当年英国租借威海时留下的遗迹一度无从可考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历史,但是威海却失去了32年的历史记忆,而且是这个城市当年被外国侵略者进行租借统治的这样一段屈辱史 。
八国联军中的英军第一中国团
1904年的威海卫“中国军团”的翻译们
威海档案局的专家开始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地一次又一次远赴英国去寻找那一段记忆 。
1996年,威海档案局的专家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时,几经周折与英国国家档案局局长取得联系,才打开了出国查档的大门 。此后先后四次组团赴英国,一方面依托于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官方机构,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国外官方和民间征集 。几年下来,花费巨资征集到流失了大半个世纪的英统时期历史档案3万多页、缩微胶卷248米、照片2000多张 。
在接下来的研究档案、重建记忆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无意间发现了威海殖民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中国军团 。
据英国外交档案记载,英国租占威海卫的初衷是将威海建成英国海军在远东的军事基地,与盘踞旅大的沙俄抗衡 。但《租威海卫专条》签字后,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清楚地认识到,威海卫海军基地的陆防面临巨大压力 。当时英国兵力匮乏 。英国人和布尔人在南非地区争夺领土,迫使英国不断向南非增派兵力,过多的殖民地分散了英国的陆军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遂决定在华组建雇佣军担负威海卫的防务 。
1898年11月,英国陆军部派员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然后去威海卫招募士兵,组建中国雇佣军团 。
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中国人组建一支效忠于异国的军队,此举遭到了清政府的强烈反对 。英国辩称“在威海卫招兵组建军队,是为了维护租借地的安全,不会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使用该部队” 。
不久,一支由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于1899年在威海卫正式成立了 。由于这支部队是在中国组建的,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为部队命名的惯例,便把这支部队称为“中国军团”;威海人则按中国习俗称之为“华勇营” 。
【八国联军竟有1300名是中国兵!比外国人还要勇猛】1904年,山东威海卫,图为“中国军团”士兵在英籍军官指挥下练习使用马克沁重机枪 。“中国军团”士兵全是华人,又称“华勇营” 。在1900年与清军和义和团早期作战中,“中国军团”是八国联军中惟一一支代表英军的参战部队 。天津战役后向北京进军,参加了解救外国驻京公使馆的一系列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