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何不知道自己生母是谁?乾隆生母是谁( 二 )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就应该注意到有关乾隆生母的传闻在衍变的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驻防热河的旗人钮祜禄氏变成了南方籍的汉人“傻大姐” 。这个傻大姐姓氏为何?“老宫役”不知道;也可能知道,没有说;但很快就有人出来说乾隆生母姓李,不过不傻,而是个长得奇丑的宫女 。
1944年5月1日出版的《古今文史》半月刊登载了《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作者是上海“孤岛”时期的著名杂文作家周黎庵先生 。他援引逊清遗老、近代作家和学者冒鹤亭先生的说法,向世间披露了乾隆皇帝出生的秘闻:
弘历(乾隆)之出生,鹤丈言之綦详,其说则余未之前闻 。鹤丈云:乾隆生母李佳氏,盖汉人也 。凡清宫人之隶汉籍者,必加‘佳’字,其例甚多 。雍正在潜邸时,从猎木兰,射得一鹿,即宰而饮其血 。鹿血奇热,功能壮阳,而秋狩日子不携妃从,一时躁急不克自持 。适行宫有汉宫女,奇丑,遂召而幸之,次日即返京,几忘此一段故事焉 。去时为冬初,翌岁重来,则秋中也,腹中一块肉已将堕矣 。康熙偶见此女,颇为震怒,盖以行宫森严,比制大内,种玉何人,必得严究 。诘问之下,则四阿哥也 。正在大诟下流种子之时,而李女已届坐褥,势不能任其污亵宫殿,乃指一马厩令入 。此马厩盖草舍,倾斜不堪,而临御中国六十年、为上皇者又四年之十全功德大皇帝,竟诞生于此焉 。鹤丈曾佐热河都统幕,此说盖闻诸当地宫监者 。此草厩至清末垂二百年,而每年例需修理一次,修理之费,例得正式报销 。历年所费,造一宫殿已有余赀,而必须修此倾斜之草厩者,若无重大历史价值,又何至于此?信如此说,弘历之生母孝圣宪皇后之福泽亦不可谓不大 。弘历再番南巡中,有奉皇太后巡幸者,江南命妇,得见太后颜色,口碑流传,多谓太后之貌奇寝(即奇丑) 。太后于巡幸时,尚有赐钱之举,人各一文,得者视为奇珍,鹤丈曾于戚家见藏其一云 。
这样一来,几经周转嫁接,晚清时王闿运所述乾隆生母的传闻就被一篇新鲜的故事彻底取代了,今天广为流传的乾隆生于避暑山庄“草房”、其母为行宫女子李氏的传奇故事盖源于此 。
后来对乾隆出生秘闻进行了严肃考证工作的除了庄练(苏同炳)先生以外,还有以写历史小说而蜚声海内外的高阳先生 。高阳不仅是现代小说大家,而且精于考据 。下面就来看看这位有“考据癖”的“历史刑警”,是如何判定钮祜禄氏不是乾隆生母的 。
他的第一条证据是:“依《清会典》规定,亲王可请封侧福晋四人,但以生有子女者为限,世宗在潜邸时,侧福晋仅二人,即后封贵妃的年羹尧之妹,及后封齐妃的李氏,皆曾生子 。孝圣宪皇后出身满洲八大贵族之一的钮祜禄,父名凌柱,官四品典仪内大臣,如确于康熙五十年诞高宗,不应不封;且号为‘格格’,仍是小姐的身份 。”
第二条证据是乾隆未说过钮祜禄氏“诞育”自己 。高阳说:“凡妃嫔以生子为帝而被尊为皇太后者,上尊号的册文中,必有‘诞育’皇帝的字样,因为这是她当上了太后的唯一原因,非彰明不可 。细检张采田所纂《清列朝后妃传稿》,举证如下:
世祖(顺治)生母孝庄文皇后:顺治八年八月大婚礼成,加上徽号册文:“翼襄皇考,笃育眇躬 。”
圣祖(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康熙元年十月上圣母尊号徽号册文:“秉淑范而襄内治,化洽宫庭;诞眇躬而赞鸿图,恩深顾复 。”
但孝圣宪皇后(按即官书所记乾隆生母),被尊为皇太后的册文中,却无“诞育”的字样;一一细检,试看原文:
乾隆十四年四月,以平金川加上徽号册文:“承欢内殿,藐躬久荷恩勤;视膳璇宫,慈教常殷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