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为何拒绝董卓和亲封爵请求?董卓怕孙坚什么

孙坚的官职虽然是豫州刺史,破虏将军,可是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只不过是一个依附于袁术的二流诸侯,真正属于孙坚的不过就是二三十征战南北的兄弟 。可就算是这样的孙坚,在董卓的心中,和拥有十万军队的诸侯一般无二 。
孙坚:力斩华雄大破董卓第一人
孙坚出道很早,早在十七岁时就独力智破海盗,名扬天下 。而在黄巾之乱时,更屡立战功,擅长攻坚,啃硬骨头 。董卓叛乱时,以乌程侯、长沙太守的身份参战 。后来帮助袁术夺取了南阳,袁术投桃报李,上表为孙坚请封为破虏将军,代理豫州刺史 。也因此,世人皆称孙坚为孙破虏 。
当时的关东联军,以袁绍为首,虽然人马众多,但是每日不过是饮酒高会 。大家不过是假借征讨董卓的名义,为自己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然后夺取更多的地盘,索取更大的利益而已 。在众多诸侯中,多数人没有把心思放在攻打董卓上,当然,还是有三个人与众不同 。一个是曹操,一个是鲍信,一个是孙坚 。
孙坚呢,不但是各路诸侯中平定董卓心志最坚定的勇者,更是大破董卓的第一人 。
董卓为什么要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其实,长安虽然是西汉的都城,可是经历了王莽之乱,早就残破,于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才会在洛阳另建都城 。可是,董卓宁愿放弃华丽舒适的洛阳,选择荆棘丛生中重建宫殿,为什么?因为要躲避关东联军的锋芒 。
在正史中,没有什么温酒斩华雄,也没有什么三英战吕布 。关东联盟也曾经和董卓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但是都以袁绍等人的失败告终 。董卓的军队,大都是久经战阵的西凉军团,而关东联军却大都是新近招募,没有精心训练的乌合之众 。
可是,只是因为关东联军中有个孙坚,董卓就连续遭逢大败,并且不得的退避迁都 。
对于孙坚,董卓曾经如此评价:“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 。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董卓说,关东联军和我打了好几仗,可是都被我打败了 。现在他们都很怕我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 。唯独孙坚这个傻小子,很能够用人,你应当告诉诸位将领,让大家小心提防 。
在董卓心中,关东联军都是垃圾,唯独孙坚是劲敌,不可小视,于是特意交代全军注意 。
【孙坚为何拒绝董卓和亲封爵请求?董卓怕孙坚什么】孙坚为何拒绝董卓和亲封爵请求?
孙坚大胜之后,立刻率军追击 。
而董卓呢,经历了这次大败之后,经不敢和孙坚正面交锋,于是派遣自己手下大将李傕前往孙坚驻地,希望能够和孙坚和亲,将董卓之女,嫁给孙坚之子 。并且表示,只要孙坚答应,孙坚可以随便列举一些自己的亲族子弟担任刺史、太守,董卓一定会上表天子,正式任命 。
可以说,董卓能够做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 。当时董卓虽然经历大败,但是实力依然强大,并且担任相国,政令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还能够施行 。如果孙坚答应的话,那么孙家的实力无疑可以迅速扩大 。
可是孙坚严词拒绝,放弃了这次天上掉馅饼的好机会 。孙坚说:“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孙坚认为,董卓违背上天,残暴无道,废立皇帝,对于这种乱国奸贼,如果不灭董卓三族,砍下董卓的头颅,他孙坚死不瞑目,又怎么会想和董卓结成亲家呢?
在正史中,此时的孙坚,依然是汉室忠臣,不像二袁,心存私念 。
在拒绝董卓之后,孙坚随即进兵,进攻洛阳 。
然后,就发生了有人劝说袁术扣下孙坚军粮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