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与张三丰谁更厉害?金庸笔下早已说明

我们先说家世,张三丰只是一个小和尚,从小就无人教他武功 。张无忌是武当张翠山的爱子,从小练习武当内功,到八岁又得谢逊的指点,机缘比张三丰好多了,多这点上说,张无忌的功底要好过张三丰.
说机缘 。每个高手都有一定的机缘才会成为高手的 。不过张三丰要少一些,他只是小时得觉远传过少量的九阳真经,在华山顶上得杨过授过四招武功,其他再也没有 。张无忌少时得传武当内功,还会武当三十二式长拳,比之张三丰要高一些 。
但是,不久张三丰自已便悟到九阳真经是他人所作,也要自已创出一派武功,他创的武当武功成为千古登峰造极之作 。与达摩祖师的少林派一样有名 。这种创新精神是张无忌所没有的 。这种成就更不是只学他人技艺成为高手就可掩盖过的 。
张三丰自郭靖死后,便成为一代大侠,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抗 。这也就是三十岁的时的事,比张无忌二十左右就成名要稍晚一些 。但张三丰行侠直至七八十,才开山立派 。所教弟子无不成才,成就斐然 。他的智慧不是张夫忌可比的 。而张无忌自明教之后再也不出山了,有武功而不用,实是可惜,一点也没有责任感 。
张三丰自创太极,天下无敌 。张无忌在武当山上还不是玄冥二老的对手,但在武当山上让张三丰一指点,在不久就在三十招内就将之打败 。
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之后,内功虽然浑厚,但张三丰百多年的修为比之张无忌更深,而且内力比他要精纯的多,是真正的深不可测 。
所以,以武功而论,张三丰要比张无忌高 。智慧要也高 。侠义之道落实的好,成就更高 。性格上,能力上也要高,敢作敢干,不像张无忌般软弱无主见 。
所以,张无忌只能说是一个武林高手,但张三丰却是一代武林宗师,千百年之后人们记的是只是张三丰 。
关于老张(张三丰)和小张(张无忌)武功的高低比较历来都是一个很热的话题,虽然这个问题一直都争论不休,但是问题的答案其实金庸先生在书中早已暗示给了我们 。
第二十四回太极初传柔克刚
张三丰于刹那之间,只觉掌心中传来这股力道雄强无比,虽然远不及自己内力的精纯醇正,但泊泊然、绵绵然,直是无止无歇、无穷无尽,一惊之下,定睛往张无忌脸上瞧去,只见他目光中不露光华,却隐隐然有一层温润晶莹之意,显得内功己到绝顶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师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虽然小张身兼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内功境界已达神雕末期郭靖和杨过的内功水平,但是与具有百岁高龄的张真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
武当山上,赵敏率领众蒙古高手挑战武当派时,老张要传授乔装成道童的小张太极剑应战,先是让他完全忘掉所有剑招,当时周颠等人大惑不解,其实老张传给小张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看到的剑招忘得一干二净,才能得其精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若有一两招剑法忘不掉,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这其实和独孤求败剑术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是一个道理 。
玄冥二老是赵敏手下顶儿尖儿的能人,岂知不出三十招,便各受伤 。赵敏手下众武士固然尽皆失色,便是杨逍和韦一笑也大为诧异 。他二人曾亲眼见到,那日玄冥二老在武当山出手,张无忌中掌受伤,不意数月之间,竟能进展神速若是 。但他二人随即想到,张无忌留居武当数月,替俞岱岩、殷梨亭治伤,一面便向张三丰请教武学中的精微深奥,终致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再加上武当绝学的太极拳剑,三者渐渐融成一体 。二人心中暗赞张三丰学究天人,那才真是称得上“深不可测”四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