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苻坚的遗憾,不仅仅是淝水之战的落败,更多的,则是来自他内心的纠结 。他万万没有想到,对他顶礼膜拜的臣子,他真诚善待的朋友,会纷纷离他而去,打起反秦的旗帜 。昔日如手足般的兄弟,却成了两军对垒的另一方 。这般结局,是苻坚始料不及、也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而英雄一世的苻坚,最终被他最为宠信的部将姚苌杀死,除了愤怒,那一刻,也许是苻坚一生中最为纠结、最为遗憾的时刻 。
【谁才是中国古代最令人痛惜的帝王:苻坚的个人悲剧】苻坚——传奇与悲剧色彩并存的帝王
苻坚(公元338年—38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也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帝王 。他前期的辉煌,和晚景的凄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着英雄未竟的无奈,也有壮志未酬的遗憾 。苻坚东亡前燕,西并前凉,北吞代国,平仇池、定益州,完成了五胡时期北方的唯一一次统一,单凭这一点,苻坚便无愧神武的称号 。然而,战败之后的前秦,有如定时爆破的大厦,立刻变得四分五裂,苻坚辛苦聚拢的四方之众,也像潮水一样奔泻而去 。曾经风光无限的王国,落到这般田地,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其实,在路卫兵看来,战场上的失败,并没有对前秦的灭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或者说,东晋的一击还不足以彻底打垮前秦 。墙倒众人推的无奈,也许才是帝国灭亡的最终原因 。
苻坚也是一位极其特殊的帝王 。说它特殊,是因为在以铁血征伐定天下的五胡乱世,他坚持了“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晋书》)的治国理念,而且成效显著 。思想开化至此,这对一个少数民族帝王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苻坚自幼“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长大后饱读诗书,颇有儒家风范,这也是他以仁治政,以德治国的基础所在 。“留心儒学,整齐风俗”(《晋书》),是苻坚一贯坚持的治政理念 。苻坚的辉煌,不只体现在他的武功上,他还开创出了五胡时期少有的繁荣景象 。“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晋书》) 。百姓安居,商业繁荣,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还配有给养站 。盛世繁荣莫过于此,在五胡乱世,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
纳谏,说来容易,做却很难 。皇帝讲威严,自认高人一等,谁说听谁的岂不很逊?所以善于纳谏的唐太宗令人敬佩 。在路卫兵看来,苻坚的纳谏,犹在太宗之上 。苻坚在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之后,也会放松一下,就去邺城的西山游猎,伶人王洛拦马劝谏,说你身为天子,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怎么可以游猎无度呢!“若祸起须臾,变在不测者,其如宗庙何”(《晋书》),您老还是为国家想想吧 。这要搁别人,还不当下砍了王洛的脑袋啊,纯属找死 。可苻坚伟大就伟大在这,“自是遂不复猎(《晋书》) 。一个地位卑贱的戏子的话都能听进去,这点连唐太宗也未必能做得到 。当然,伶人的话说得有道理,说到苻坚心坎里去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你说得对就得听你的呀,你看现在一些当官的,即便你说的再对,那也不行,偏要跟你反着来,为嘛?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伤了他的面子,坏了他的威严 。
也许正是这种心胸宽广的霁月胸怀,才让苻坚拥有了包容天下的大智慧 。治军上的仁,让他得到各部族的支持 。比如匈奴的左贤王刘卫辰遣使来降,云中护军贾雍却派人 “纵兵掠夺”,苻坚不但命令贾雍将“所获资产,悉以归之”,还罢了他的官 。“不以小利忘大信”(《晋书》)不但让刘卫辰诚心归附,乌丸和鲜卑的一些部落听说后,也纷纷来投 。而治世的仁,则让他获得了百姓的支持 。苻坚很注重民生,一次国内大旱,粮食绝收,百姓困苦,苻坚一方面消减后宫的靡费用度,降低官员工资,“省节谷帛之费,太官、后官减常度二等,百僚之秩以次降之”(《晋书》) 。还“遣使巡察四方”,对那些“高年孤寡,不能自存”的人予以照顾,相当于现在的送温暖活动 。
- 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十大悲情将领中国何人入选?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傲骨名人:鲁迅因何高居榜首
- 北宋最成功的皇帝是谁?去世时连辽国皇帝都痛哭
- 2016第十届中国网络作家收入排行榜唐家三少居第一
- 袁弘承认恋情袁弘女友是谁
- 张檬的男朋友是谁张檬历代绯闻男友曝光
- 企业家刘鹗为何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
- 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他儿子又是谁?
- 历史上的傅昭仪是坏的吗?
- 历史上的赵姬真的是如此风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