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为科学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郭守敬是中国公元十三世纪天文学家 , 他字若思 , 汉族 , 顺德府邢台县人 , 他是元朝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 。他担任过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等职位 , 在朝廷宣布7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告老还乡了的时候 , 因为他的作用非常大 , 就一直为朝廷做事 , 改善仪器和编纂历法 。
郭守敬雕像
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祖父郭荣的家学 , 致力于攻研算学、天文、水利等方面的东西 。他的老师也是位非常有才能的人 , 叫刘秉忠 。后来刘秉忠被忽必烈召回 , 就将郭守敬引荐给了自己的好友张文谦 。左丞张文谦推荐郭守敬 , 让他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 , 这才有了机会向忽必烈陈述水利建议六条 , 讲完之后忽必烈非常赞同 , 郭守敬即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 。郭守敬在西夏治水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而且元朝很多的水利方面的问题都是郭守敬解决的 。在元朝有很多的仪器都是金朝时留下了的 , 导致计时不准确和破损 。忽必烈就让郭守敬将这些仪器进行改造 。
其实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编出了《授时历》为了编历 , 他一直就创制和改进了高表、候极仪、简仪、浑天象、立运仪、景符、仰仪、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 , 而且费时很久 。结果在研究完成之后 , 现在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 , 人们将月球表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 让这颗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不仅是这本历法 , 在太史令王恂去世之后 , 郭守敬接管太史院 , 有编了《推步》、《立成》、《仪象法式》等书 。
郭守敬的故事
郭守敬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水力专家和天文学家 , 他在世时编纂了非常多的著作 , 这些书对后世的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郭守敬雕像
他的祖父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 , 因为他的教导所以郭守敬熟读五经和清楚天文学等知识 , 他的老师也是个非常有名望的人 , 他的老师是刘秉忠 , 刘秉忠精通经学和天文学 , 也给了郭守敬很多教导 。在郭守敬的研究生活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为科学作出的贡献有哪些】郭守敬十五岁那年 , 家里突然就来了一位客人 , 这位客人不是别人 , 正是武安天宁寺的和尚 , 法名子聪 。这位和尚非常通晓天文、地理、算数和音律等多种学问 , 他上门来拜访是因为他与郭守敬的父亲郭荣交情极深 。父亲和子聪和尚在一起切磋起学问来了 。和尚就出一幅莲花漏的拓片 , 问郭守敬的父亲:“这是天圣莲花漏 , 主要器皿都采用莲花、莲蓬和莲叶的形状 , 名叫‘莲花漏’ 。莲花漏设计精巧 , 可惜由于战乱失传已久 , 我在一节被人打折的石碑上拓得此图 , 左思右想但不解其中奥秘 。”
这时候年纪甚小的郭守敬一字不落的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 心想还从未见过设计如此精巧的计时工具 , 就心生一计 , 向子聪和尚讨来了莲花落 , 说自己有办法破解 。半个月后 , 子聪来郭家取莲花漏拓片 , 郭守敬向子聪讲起莲花漏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 , 说的头头是道 , 子聪听了觉得非常妙 , 一个劲的夸赞郭守敬是神童 。郭守敬的父亲听了后直说不知道郭守敬天天在房内画图、算术 , 不觉得是什么神童 。后来子聪觉得郭守敬非常有天赋 , 就带郭守敬去武安紫金山学经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