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源于李世民的帝王意志( 三 )


历史的选择是中和的选择 , 综合的选择 。王羲之书法上集张芝、钟繇之大成 , 下避小王之媚趣 , 诸体兼备 , 质妍兼得 , 其在书法史上最终能够脱颖而出 , 当为历史必然 。二王钟张的排名 , 在唐朝发生了彻底性转变 , 王羲之被确立为“书圣”  , 这很大程度是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的官方统治阶层推崇的结果 。
应该说 , 唐太宗的帝王意志是王羲之进位为“书圣”的关键条件 , 但不是唯一条件 , 其实在《晋书》修成之前 , 初唐书法家欧阳询在其《用笔论》中就说“冠绝古今 , 唯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 。
唐之后的人亦有不少人对张钟二王的成就反反复复作出评价 , 不过最为公允客观的 , 当属盛唐时期的张怀瓘 , 在《书断》的结尾处 , 张氏指出张钟二王“妙各有最” , 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贯彻到底 。因此在其诸多著述中一直是使用分类排序法对二王钟张进行排位 。
有唐一代 , 由于唐太宗的推捧 , 欧阳询、虞世南等书家的实践 , 李嗣真等论家的响应 , 王羲之终于被推上了神坛 。到了宋代 , 洋洋大观的《淳化阁帖》一半篇幅竟为二王书迹 , 更可谓气势撼人 。至此 , 千年以来书圣王羲之的光辉形象生成了 。

面对后世的影响——守变之议
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 , 如龙跳天门 , 虎卧凤阙 , 故历代宝之 , 永以为训 。”唐代李世民在《晋书》中说:“详察古今 , 研精篆素 , 尽善尽美 , 其惟王逸少乎!”经过不同历史时期两位皇帝的评价 , 似乎王羲之的成绩已被盖棺定论 。但是人类的认识往往又是不断变化的 。张怀瓘是一位反太宗权威的理论家 , 在盛唐时期提出相反观点 , 其《书议》 中说:“逸少则格律非高 , 功夫又少 , 是以劣于诸子 。”更言“逸少草有女郎材 , 无丈夫气 , 不足贵也” 。与之前梁武帝、唐太宗的溢美之辞大相径庭 。这些言论的出现 , 与大唐王朝书法的发展状况不无相关 。到了盛唐时 , 人们的认识已不局限于王羲之书体模式之影响 , 毕竟王羲之时代只是新体初创的时代 。当盛唐时张旭怀素酣畅淋漓的狂草(大草)产生 , 中唐时颜真卿厚重雄浑的楷书出现 , 初唐时王体字一枝独秀的时代便已不复存在了 。
此时 , 唐人通过“二王并尊”的方式来打破“一王独尊”的局面 。而到了宋代 , 宋太宗时《淳化阁帖》的刊刻正是对“二王并尊”观念的最好展示 。在尚意的宋代 , 黄庭坚、米芾等大家更是成为王献之的追随者 , 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中间论书者, 以右军草书入能品, 而大令草入神品也 。”米芾则更加不客气:“子敬天真超逸 , 岂父可比也 。”此外 , 黄庭坚又把王羲之的前辈张芝等人拉出来说事:
张芝书状二十许行、索靖《急就章》数行 , 清瘦绝劲 , 虽王氏父子 , 当敛手者也 。今之学书者 , 知有二王 , 而不求之二王之上 , 亦未为善学二王者 。
其实在宋代之后 , 张芝、钟繇的印象更加远去 , 而唐代诸家的新近成就又处在眼前 , 因此书坛上偶像崇拜的问题开始不仅限于“张钟二王”四家 , 在宋之后的书论中经常可看到唐宋名家成为世人追捧的新偶像 , 在此不必细述 , 总之这一系列问题反映出艺术的创作并不必守成 , 因为前代的经典随着时间的远去会变得渐渐模糊 , 而新时代又会面临新问题 , 只有创新才是艺术继续生存下去的必然方向 。因此“二王并尊” , 其实是将大王的经典范式与小王的创新精神并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