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福|河南老两口手织几万条围巾 围在了边防士兵们的脖子上


赵中福|河南老两口手织几万条围巾 围在了边防士兵们的脖子上
文章插图
赵中福、张娥梅老人和他们精心织就的围巾

赵中福|河南老两口手织几万条围巾 围在了边防士兵们的脖子上
文章插图
老人收到的感谢信

赵中福|河南老两口手织几万条围巾 围在了边防士兵们的脖子上
文章插图
此前央视曾关注此事,边防连官兵借央视的镜头问候二老(央视新闻截图)
河南商报采访人员 张逸菲/文 见习采访人员 宋若旻/图
1966年,随着作为中共地下党员的父亲的离世,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西洪沟村村民赵中福接下了爱党拥军的接力棒。这份诺言,已经传承至今。
如今86岁的他,自2008年不能干农活开始,就与妻子张娥梅一起,将织围巾作为专职工作。他们织的几万条围巾陆续被运往祖国的边关,围系在边防士兵们的脖子上。
“你要把爱党拥军的精神传递下去”
1943年,年仅8岁的西洪沟村村民赵中福,怀揣着一封封重要信件,冒着阵阵枪林弹雨,穿梭于相邻两个根据地之间。
彼时的赵中福,还不知道这一张张小纸条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母亲在他贴身的小衣上,结结实实缝了个布兜,父亲扶着他的肩、看着他的眼睛庄重地说,“把信送过去,碰到危险,就把纸咽进肚子里。”
于是,无数个黑夜里,不时能看见赵中福小小的身影。一次突然的两军交火,还曾让他险些送命。
童年记忆的碎片,在1966年,才被即将离世的父亲赵临年在病床前一一拼凑起来。
父亲告诉赵中福,自己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父亲告诉我,之所以选择我来运送信件,是因为大人送信目标太大,送信时必经日军炮台,极易被日军盘查,”赵中福回忆,“而当时党小组的三人中,只有父亲一人有孩子。”
在抗美援朝期间,父亲还带领全家,为从安阳出发的士兵们纳鞋底、缝制棉鞋……
父亲在临终前,用尽全力紧握赵中福的手,“你要把爱党拥军的精神传递下去,让孩子们都知道,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
年轻时,他们就将省下的材料制成棉布送给有需要的士兵
早在1954年,赵中福就入了党,如今86岁高龄的他,已经是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西洪沟村党龄最长的党员了。
他从没忘记父亲的嘱托。但在改革开放前,家中条件不好,庄稼地是旱地,收成不好。年轻时,他们经常需要到邻村捡别人不要的玉米、棉花,满足家用。赵中福和妻子张娥梅还将省下的材料制成棉布,找机会送给有需要的士兵。
改革开放后,家里的条件慢慢好了起来。赵家人丁兴旺,老两口有五个孩子。附近的王家岭煤矿赫赫有名,赵中福琢磨着做起运输生意,从最初的拖拉机,再到后来的四轮车,他一步步操持着家里的生意,将煤炭运往鹤壁以及安阳市的发电厂、燃料公司。
张娥梅负责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与村里其他农妇一样,在农忙时侍弄家里的田地。即使这样,两口子只要有空,摆放织布机和纺车的堂屋里,便总能响起嘎吱嘎吱的声音,这是伴随小儿子赵红亮幼年成长的“交响乐”。
赵红亮回忆,他看着母亲娴熟地在织布机前推拉,曾好奇地问,为何她总坐在织布机前,家里的布明明够用。
“在给解放军做啊。”母亲暂停了手中的工作,她双眼含笑,“红亮,以后你也要同哥哥姐姐一样,像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很多士兵们守卫祖国,那里天寒地冻,我们要给他们送去温暖。”
“边防冷啊,多织一条,就能多给一个人”
2008年,70多岁的老两口身体逐渐出现问题,农活做不了了,两人一合计,决定专职给边关战士织围巾。“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赵中福对河南商报采访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