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名臣张荫桓:罕为人知的戊戌变法幕后功臣( 二 )


发生政变后 , 张荫桓和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一共8人被捕 。在狱中 , 他曾向狱卒打听“能不能留下一两人?”狱卒说上头有意留两人 , 他问是谁 , 回答是杨深秀和康广仁 。等到行刑那天 , 他以为自己难以幸免 , 结果却是留下了他和徐致靖 。徐被终身监禁 , 而他被流放新疆 。上谕宣布他的罪名为:“居心巧诈 , 行踪诡秘 , 趋炎附势 , 反复无常” , 4天后 , 六君子未经审讯就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 。
陷于“帝后”党争
时隔百年回首戊戌变法 , 很多事情依然值得后人反思 。
就张荫桓而言 , 他身居要位 , 和康有为、谭嗣同一伙后辈布衣并没有多深交情 , 曾经推荐康有为也没多少人知道(何况事后康有为、梁启超单单宣传帝师翁同龢举荐康有为) 。说他支持维新派 , 成为康有为等人与光绪帝之间的联系渠道 , 原则上不算什么 , 因为慈禧一度也支持变法 , 只是后面引发保守党的激烈反对 。当时除了帝师翁同龢外 , 和维新派显得亲近而办事得力的高级政府官员就属他了 。他担任过驻外公使又懂英语 , 自然很受光绪帝重视 。仅仅戊戌年三月 , 光绪召见张荫桓就达7次之多 。所以 , 有人把张荫桓称为戊戌变法的“幕后大人物” 。
翁同龢
他之所以遭慈禧太后严惩 , 主要是因陷入派系之争 。当时有所谓“帝党”、“后党” , 张荫桓原本没什么倾向 , 但他与翁同龢的亲密关系引来嫌疑 。在给张的书信中 , 堂堂皇帝师尊翁同龢竟称张荫桓为“吾兄”甚至“吾师” , 交情非同一般 。另外他是买官出仕的 , 很善于经营敛财 , 因此颇受“后党”嫉恨 。
戊戌变法中关键的一幕是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张荫桓殷勤周旋 , 还负责接待伊藤(见《光绪传》) 。这次还传出光绪帝想聘用伊藤进入清政府的说法 , 直接导致慈禧从颐和园火速赶回紫禁城(见《戊戌变法史事考》) 。如果让这个心机叵测的老外进驻皇帝身边 , 后果哪敢想象?贪恋权力的慈禧是绝对不允许的 , 加上康有为等人也有意图废后之举!八月初五接见伊藤博文时 , 慈禧出乎意料地坐在了帘子背后 , 光绪只能和伊藤寒暄几句草草收场 , 当时中方陪同人员就是张荫桓 。当天慈禧和颜悦色地令张荫桓为伊藤精选宝星勋章 , 第二天就声色俱厉训斥光绪 , 宣布训政 , 下令捉拿乱党康有为 。
流放乌鲁木齐
关于张荫桓流放新疆的情况 , 他的《荷戈集》透露一二 。押张荫桓上路的人一个叫王庆保 , 一个叫曹景郕 , 是两个低微的候补知县 。1898年中秋 , 两人接到任务押解前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出直隶境内 。张荫桓口无遮拦 , 路上聊起“最高当局”的种种 。两人将他所说记录下来 , 成了《驿舍探幽录》 , 其中讲到“六君子”被杀的情况 , 德国亨利亲王、日本总理伊藤博文召见他的往事 。他自负地认为 , 鉴于他是全中国惟一懂洋务的人 , 要不了多久就会东山再起 。不少地方官员也相信这一点 , 不把他当流放的钦犯看待 。张荫桓在西安停留时 , 曾在酒后说慈禧:“这老太太和我开玩笑 , 还教我出关外走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