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宁把皇位传给孙子也不传给朱棣?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26个儿子里,长子朱标13岁即被册为太子,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 。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 。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靠次子朱允炆 。最后依然药石无效,撒手西去 。
朱标的早逝对朱元璋的打击非常的大,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 。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 。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 。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 。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 。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
反观孙子朱允炆年仅14岁,日夜守在父亲身边,非常的仁孝 。他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
按道理说,朱标死后,依照功勋朱棣都是最佳的人选 。朱元璋是很欣赏第四子朱棣的,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但是因为朱棣性格多疑而且嗜杀,最重要的是朱棣喜欢用宦官是朱元璋最讨厌的,因此,朱元璋才会毫不犹豫的将皇位传给朱允炆 。
朱元璋就立储问题,也曾经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 。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炆)年幼不懂事 。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炆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
【朱元璋为何宁把皇位传给孙子也不传给朱棣?】文官们拥护朱允炆,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 。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
朱允炆非常有孝道 。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 。所以,朱允炆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而最终取得皇位的人也是朱允炆而非朱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