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世民杀兄逼父夺位的玄机:李世民政变全程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明君,他在协助父亲李渊起兵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正是他,力促李渊起兵推翻隋政权 。起兵后,又是他,力促李渊进军关中,夺取这块战略要地 。又是他,十八岁成为唐军统帅,杀敌无数,敌血喷满了袖筒,终于削平各地山头 。
李世民功劳这么大,李渊偏偏高兴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李世民功劳这么大,往哪里摆?总不能让他当副皇帝吧 。不让他当副皇帝,李世民会高兴吗?他要一不高兴可就麻烦了,他太会打仗了,谁打得过他 。再说唐军猛将和精锐部队也都是李世民带出来的 。关键时刻,他们听谁的,那不是明摆着嘛 。
无奈,李渊采取了抬高李建成和元吉的办法,扬成抑民 。可是这两个人也不简单,李建成总想着抢班夺权 。好了,机会来了,李渊去仁智宫避暑,李建成发动政变 。李渊得知后,召李建成来仁智宫 。李渊本想杀掉他,但想到还有李世民在,便放李建成一马 。
仁智宫事件发生后,李渊既后怕,又伤心 。
后怕的是倘若李建成的政变成功,李渊恐怕早已身首异处 。李建成政变如果成功的话,他会怎么处置李渊呢?办法不外乎是三条,杀、软禁、尊为太上皇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尊为太上皇,这样办好听些,好看些,免去了弑父的罪名 。但这样做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不会再有势力利用李渊为号召,威胁到李建成的统治 。当时有没有这样的条件呢?没有 。不要说元吉了,李世民首先不干,他一定会打出“尊渊攘成”的口号,组织军队勤王 。李世民一旦振臂高呼,唐军一定会风起云涌 。为什么?因为军队是一路跟着李世民打进关中的,又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 。是李世民一手缔造了这支军队,那些着名的将军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等人有哪个不是李世民提拔起来的 。李建成能对付得了李世民吗?对付不了 。他惟一能做的就是杀掉李渊 。人都没有了,你还勤什么王 。杀掉李渊还可以使建成伪造遗诏,用来攻击李世民 。反正人死了,有谁去验证遗诏的真伪呢 。
李渊是个政治家,他不会看不到这些,他有理由后怕 。
李渊也应该是很伤心 。他早就知道,论人品,论才能,论战功,都应该是李世民当太子 。但是,这个李世民太厉害了,李渊又有点怕他 。李世民当了太子,就会老老实实地一直呆在东宫,等老爸远行了再去接班吗?李渊身子骨还好 。史料上没有关于李渊身子骨“还好”的资料,但史书上不厌其烦地记载了李渊“有疾”的各种风流韵事,由此可见,李渊的身子骨还好 。天哪,老爸的身体这么好,李世民什么时候才能接班呢 。他要是等得不耐烦了,也玩一把仁智宫的把戏怎么办 。所以李渊的办法是让能干的二儿子李世民带军队打仗,让那么不太能干的大儿子李建成当着太子,牵制着李世民,李渊就可以就中调控,稳坐皇帝的宝座了 。
李渊想不到的是,这个李建成也不是省油的灯,居然发动起了政变,辜负了李渊的一片苦心 。所幸的是,这次政变时,李渊和李世民、元吉都在外面,李建成的图谋未能实现 。
如何稳定时局,李渊又想起了李世民 。他把李世民找来,郑重地嘱咐他:“你赶快回长安去,一到那里,我就宣布立你为太子 。我不能学隋文帝去诛杀自己的儿子,我封建成为蜀王,蜀国的军队很脆弱,不会对你造成威胁 。以后如果他能听你的命令,你就让他呆在那里 。如果他不听你的命令,你收拾他也容易 。”
李世民按照李渊的旨意,当夜起身回长安 。李渊虽然没有下令杀建成,但他那里已是人心大变,冷冷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