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小巷子,天黑后不能有亮光,跟多年前一次屠杀有关

小时候,经常会听家里的老人说些灵异事件,在电视剧里也经常看到,像是什么聊斋志异之类 。甚至,在那时候经常被吓得半死不活的,晚上都不敢出门 。长大一些以后,学习了唯物主义,就觉得那些鬼故事和灵异事件大概都是人们自己臆想出来的吧!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也不见得,因为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灵异现象,即使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像是前几年传说的那个十分诡异的无灯巷 。
无灯巷,是一条的古巷,官方名字叫做“螺丝结顶”,地处扬州,在醉仙巷的最末端 。它历经风霜,沉淀了上千年,到处散发着古老的味道 。这条巷子不长也不宽,和南方一般的普通巷子一样,铺着石板砖,巷子里也没有很热闹,就零零碎碎的住着五十多户人 。
就是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小巷子,一时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在网上说,此地有鬼魂,一到晚上,巷子里的路灯无法正常的亮起为行人照明,不仅仅是路灯无法正常使用,但凡是会能够照明的物体,像手电之类的都无法使用,这就奇怪了,一下子搞得人心惶惶 。
【扬州一小巷子,天黑后不能有亮光,跟多年前一次屠杀有关】关于这条古老小巷名字的来头,流传着两种说法:
第一个传说是因为明朝末年的一次大屠杀------“扬州十日”屠杀事件 。关于这次屠杀,王秀楚在《扬州十日记》里有详细的记载 。
书中记载: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 。“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
因为满清朝廷是这次残忍事件的始作俑者,所以,这样的书籍自然是没有办法进入大众视野的,这本书也是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清朝的统治宣布结束才被人给翻出来,公之于众 。
书中是这样写的,公元一六五四年,这时候,崇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了,但是,崇祯皇帝的那些大臣尚且在世,依然在为明朝的复活坚持不懈的努力了三十多年 。
其中,史可法就是这些大臣中的一个 。
在崇祯皇帝刚刚驾鹤西去之后,清廷就派遣多铎去扬州攻打史可法 。这个多铎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打仗是一把好手,同时,也是皇太极的心腹大将,深得他信任 。
当多铎带着清朝大军一路过关斩将到达扬州之后,史可法没有畏畏缩缩的开门投降,毕竟明朝剩下的维护者都是些忠肝义胆的好汉 。可是,很多事情不是坚持就会得到好结果的,毕竟,那时的扬州处在一种孤立无援悲惨境地,史可法坚持六天之后,弹尽粮绝,兵力亏空,最终沦为了多铎的阶下囚 。
多铎敬他是一条汉子,想要说服他归顺清朝,最终却被史可法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最后他被砍首示众 。
杀死史可法之后,多铎兽性大发,下命令屠城十天,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被他一个接一个的杀害,屠杀最严重的就是这条叫做“螺丝结顶”的巷子 。尸体被一层一层的堆砌起来,和周围的房屋一般高,血水到处都是,人们就给这条巷子叫做“垒尸及顶巷” 。
当然,除《扬州十日记》之外,还有《扬州城守纪略》《明季南略》等诸多史书记载屠杀事件,然皆远不及《扬州十日记》详细 。
另外一种传说是因为澡堂子 。
这个澡堂子的楼梯形状和螺丝很像,螺丝是在洋务运动之后才传入中国的,根据时间来推算,和屠杀一事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单纯就根据一个地标性建筑来给这个巷子取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