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和血滴子不得不说的秘密!血滴子真身为何?( 二 )


这道密旨,下发于雍正三年,正是他极力巩固皇位的时期 。如此看来,雍正不但会武术,而且对毒药颇有研究 。地处偏僻的广西苗人所用毒药,雍正都能知道得如此清楚,可见他平日里对这类东西相当注意 。
野史中常说,雍正杀人,不留痕迹,所谓“血滴子”,其实是一种致命的毒药,该药系用蛇之毒液混合某种树之毒汁混合炼成,只需一滴,即可令人通身溃烂而死 。
据说,这种毒树,即出产于广西边境深山中的“撒树”,苗人常用一种“见血封喉”的毒箭,箭簇上所敷毒药也是用这种树汁熬成 。不仅如此,雍正还在苗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配方,其所制的“血滴子”,不但剧毒无比,而且可以将人化之于无形 。
此外,也有人说“血滴子”其实是雍正的“暗杀团、别动队”之组织名称 。评书《童林传》中即说,康熙末年有三位武功了得的剑侠,号称“南海三公”,三人使用的独门暗器即“血滴子” 。雍正皇帝继位后,收买了一些武林高手并成立“血滴子暗杀团”,作为铲除异己的工具 。
关于“血滴子”是暗杀团的说法,和雍正的特务组织有很大关系,即所谓“粘杆处” 。据说雍正还是皇子时,其府邸院内有很多高大树木,每逢盛夏初秋,鸣蝉聒噪,声震于耳,一向喜静畏暑的雍正便命门客家丁操杆捕蝉,这些人聚集之所即“粘杆处” 。
后来,随着大批武林高手的加入,“粘杆处”也就演变特殊的情报组织,其中也不乏执行杀人灭口的特别任务,而“粘杆处”的这些人,也被人称为了“血滴子” 。
雍正年间,“粘杆处”正式名称为“尚虞备用处”,属内务府系统,其中又分为两处,一处在雍亲王府(即后来的雍和宫),另一处在紫禁城 。据说御花园堆秀山上的“御景亭”,就是“血滴子”们值班观望的岗亭,“御景亭”下,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四名“粘杆卫士”和四名“粘杆拜唐”在此守候,每次雍正下发任务,值班人员即迅速送往雍和宫,再由雍和宫安排人员立刻办理 。
据说,雍和宫曾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来往于内廷的通道,当时的雍和宫说白了就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特务衙署 。当然,现在的雍和宫已经找不到任何地下通道的痕迹,因而也有人说这是因为乾隆为消除其父留下的不良遗迹,而在改雍和宫为喇嘛庙时对地下通道加以彻底平毁所致 。
不过,乾隆在雍正去世后仍继续利用“粘杆处”控制京城内外及各省大臣的活动,直到乾隆死后,“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弛 。
最后要说明的是,康乾旧事一向是小说传奇家的创作素材,其间借部分史实演绎成篇,作为谈资无伤大雅,作为信史则大可不必 。姑妄言之,供一读而已 。
【雍正和血滴子不得不说的秘密!血滴子真身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