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亡谜团:200斤黑铅运进圆明园12天便猝死?

导语:档案记录:八月初九日,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 。当天,这二百斤黑铅便运入园子 。黑铅是炼丹常用原料,更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 。八月初九日,二百斤黑铅运入圆明园,十二天后雍正在园内暴亡 。
雍正在与道士们打得火热的同时,皇家园林圆明园开始升火炼丹了!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 。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 。
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在雍正八年(1730)冬天的《活计档》,其中十一月有一条,十二月有三条 。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雍正八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的主持操办下,先后运入四千余斤木柴煤炭,利用矿银等物开始为雍正炼丹 。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则有关雍正炼丹的档案究竟记载了哪些内容——其一:十一月十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同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桑柴一千五百斤,白炭上百斤 。记此 。其二:十二月初七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铁火盆罩,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一件;红炉炭二百斤 。记此 。其三:十二月十五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太医院院使刘胜芳、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同传:圆明园秀清村处用矿银十两,黑炭一百斤,好煤二百斤 。记此 。其四:十二月二十二日,内务府总管海望、四执事执事侍李进忠传:圆明园秀清村处化银用白炭一千斤,渣煤一千斤 。记此 。
这里披露的雍正朝《活计档》中的几则档案,能不能说明雍正皇帝确实是炼丹了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对这四件档案再作一些具体分析 。
第一,传用物品的地点在秀清村,这里位于圆明园的东南角,前面是水,后面是山,十分僻静,是个进行秘事活动的好地方 。
第二,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往这个小地方运送木柴、煤炭四千四百多斤,干什么用?是用来做饭,还是取暖?这些都不可能 。因为在清代,皇家宫苑取暖备膳所用的木柴煤炭,一直是定量供应,并设有专门的账本,从来不记入《活计档》这种秘密档册的 。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操办这件事的官员,除了雍正的心腹内务府总管海望外,还有一位是刘胜芳,他是主管皇帝医疗保健的太医院院使 。
第四,更重要的是,运往秀清村的物品中,明确出现了“矿银”、“化银”等字眼 。凡此种种,当可推断,从雍正八年(1730)末,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的秀清村开始炼丹了 。雍正丹炉一开,烧炼之火便没有再灭 。
在雍正九年到十三年(1731—1735)的内务府《活计档》中,有关雍正炼丹的记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 。如雍正九年的“六所档”,雍正十年的“南薰殿并圆明园头所、四所、六所、接秀山房总档”,雍正十一年的“四所等处档”,雍正十二年、十三年的“六所档”,都有这类内容 。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这些档案记载,自雍正八年十一月至雍正十三年八月,在这五年间,雍正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一百五十七次,平均每个月有两三次 。累计算来,共有黑煤一百九十二吨,木炭四十二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并有大量的衫木架黄纸牌位、糊黄绢木盘、黄布(绢)桌围、黄布(绢)空单等物件 。所有这些物品,都是炼丹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
可以想见,在雍正的旨意下,成百吨的煤炭被运进皇家宫苑,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炉火不灭,炼丹不止,把个山清水秀的圆明园搞得何等地乌烟瘴气!在圆明园为雍正炼丹的道士,主要有张太虚、王定乾等人 。他们都会一套“修炼养生”方术,对“炼火之说”更有一番研究 。这些道士们没有辜负雍正的期望,真的炼出了一炉又一炉的金丹大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