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的萧淑妃是怎么死的?萧淑妃之死

唐高宗淑妃萧氏(?-655年),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族人,齐梁皇室后裔 。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宣城公主 。高宗李治为太子时,萧氏为良娣 。高宗登基之后,进为淑妃,相当受宠 。后在与武则天的宫廷斗争中失败被废为庶人,被关押在暗室,后李治思念伉俪萧淑妃,去暗室看王皇后和淑妃,武则天得到唐高宗旨意后,将其残忍地杀害 。
王皇后出身于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名门望族 。祖父曾是三品高官,父亲也官至刺史,为四品大员 。他从小就贤淑聪慧,一表人才 。唐太宗的姑母同安公主下嫁到王家,见王家的这位姑娘长得漂亮聪慧,便向侄儿推荐 。唐太宗听从姑母的建议,为儿子李治定下了这门婚事 。李治作太子时,王氏为太子妃 。夫妻间感情很好,可是王氏一直未能生儿育女,这使李治心中不安,颇为遗憾 。因此,李治对王氏的感情日渐疏远,爱上了萧良娣 。李治当上了皇帝,在隆重的登基大典之后,按惯例把元妃王氏立为皇后 。王皇后虽然位居六宫之首,母仪天下,但从丈夫那里得到的爱仍然少得可怜 。萧良娣也官升一级,被封为淑妃,唐高宗仍然专情于她 。这使王皇后十分苦恼又十分嫉妒,她在心中时时想着削夺丈夫对萧妃的专情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 。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是唐太宗去世的周年忌日 。王皇后随丈夫及宫妃、文武大臣来到感业寺,为死去的公公祭酒祚福 。公公生前的嫔御自然也在队伍之中 。仪式之后,王皇后看到一位俏丽的少妇走到丈夫的面前,娓言倾诉着离别之情,泪珠夺眶而出,抽泣之声令睹者为之动容,更激起唐高宗的无限怜爱之情,使他凄然泪下 。望着这旧情浓烈的场面,一个计谋在王皇后心中油然而生 。
这个令唐高宗动情的少妇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武则天 。她是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东)人 。父亲武士彟早年做木材生意致富,结识了当时担任太原留守的李渊 。李源起兵反隋时,任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将军,随军到了长安 。李渊称帝以后,他作为开国功臣之一,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官居三品,爵封三等 。当时的社会很重视门阀,由于武士彟是商人出身,所以虽然是三品高官,却仍然为上流社会所歧视 。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倒是名门出身,其父杨达是隋朝宗室,曾经做过宰相 。武士彟与杨氏的结合,还是李渊亲自保的媒 。由于这一特殊的原因,武则天从小就得以在上流社会中混迹 。但由于当时一个人的门阀高低,是以父族的出身为依据的 。因此她又常常被人鄙视 。这就养成了她的独特的性格 。她向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要改变自己的家族地位 。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 。第二年,唐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漂亮,便把她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 。这一年武则天才十四岁 。母亲杨氏听说女儿被选入宫,知道这意味着母女从此便天各一方,因此痛哭不已 。可是,武则天却认为这是一个显声扬名的大好机会 。她反而好言劝慰母亲道:“我去陪伴天子是好福气嘛,母亲何必哭泣呢!”
从十四岁到二十六岁,武则天一直在后宫陪侍着比自己大二十四岁的唐太宗 。这十二年的芳华在宫中悄悄地流逝了 。唐太宗对她倒是很宠幸,常常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也不过是把她当作一件有血有肉的玩物,拿来供自己享用而已 。而武则天呢,则是想通过这位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
后宫十二年,武则天一直是个才人,正四品的内官 。这离她的追求,相距甚远 。而唐太宗晚年又体弱多病,看来依靠他是不行了 。不甘寂寞的武则天,又把眼睛盯住了李唐王朝的下一代 。当太子李治前来探视父病的时候,她便用自己的色相勾住了了这位未来的皇帝 。这样,两个年龄相近而辈分有别的年轻人,相互之间便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情 。然而,在那种伦理极重的时代,他们只能在心中暗暗地相爱或偷情,而别无其他道路可走 。唐太宗死后,凡未生育过的侍妾一律被送进感业寺当尼姑 。武则天当然也不能例外,被迫剃去秀发,去陪伴青灯古佛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