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有些藏在水域里的小秘密!

洱海,是片心心念念的蓝 。云南人一直习惯把湖泊称作海,这是大山的人民对面朝大海的执着 。洱海“形若人耳”,或“如月抱珥”,因此得名 。最让心动的,还是藏在水域里的秘密 。
海平面上的一柄金梭
金梭岛两端较高阔,中部较狭,尤如漂浮海面的葫芦,更像一只织布用的梭子,故名“金梭” 。相传是天上一位善织彩锦的仙女将自己的金梭遗落洱海,金梭幻化为岛,成为人间美景 。
金梭岛形似织梭镶入洱海,岛下溶洞多处,大者可入舟,称岛中海 。金梭岛四周岣岩耸立,海浪拍岸,飞珠溅玉 。
金梭岛是洱海里最大的岛屿,南诏时称它为中流岛,白族话则叫它“串诺”,意思就是海岛 。明代大理文人李元阳有“天上翼石似金梭,欲织银苍水上波”的诗句描绘岛上的风光 。
南诏王朝遗址
南诏风情岛区位纵享山水,东靠鸡足山,北接石宝山,南连大理,西向苍山洱海 。岛上风光旖旎,海天一色,风月无边 。千年古榕枝繁叶茂,幽穴古洞盘曲交错;岛屿四围水清沙白,苍洱百里壮景尽收眼底,可谓"山同人朗,水与情长" 。
近百亩的海岛面积,静卧在蓝天之下,碧水之中的洱海中上游 。远处看来犹如一把巨梭,奇异独特的地形地貌中,蕴藏着无限的海岛景致 。
如果说南诏岛的景色让人忘己,那岛上的南诏王朝旧址就会让人在历史长河中给自己定位 。不管是巍峨的海神雕像,还是痕迹依旧的石刻,丝丝缕缕都可窥见大唐遗风 。
始于明朝的袖珍小岛
小普陀就像洱海上飘着的一块孤零零的礁石,可其上却建有楼阁,这便是小普陀 。这块礁型如方印,相传是观音大士留下的镇海之印,自从岛上建了观音阁,香火络绎不绝 。
小普陀始建于明朝,为亭阁式建筑,在洱海里,小普陀可以说是“袖珍小岛” 。岛虽然小,但名气很大,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有它 。
每年冬天,小普陀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西伯利亚红嘴鸥 。大约是洱海这片蓝远远的就吸引了它们,再加上炊烟袅袅 。在洱海上随波逐流,坐等投喂实在不错 。
苍洱第一村
玉几岛位于洱海西面,古时也叫工几岛、天生营,因岛上玉几庵而得名,享有“苍洱第一村”的美誉 。
站在玉几岛上,可远眺苍山十九峰,近观岛曲秀丽景色,俯视洱海碧水清波,一幅壮美秀丽的自然美景尽收眼底,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
玉几岛上算是个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渔村,岛上白族民居鳞次栉比,家家流水、户户养花,极富渔家文化特色 。
自古以来,有不少名人豪客云集此地,修心养性 。清末农民起义军杜文秀水师兵营、赵氏宗祠、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妻杨桂仙修行的玉几庵 。还有现代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青年画家赵青别致的房屋青庐,尽显钟灵毓秀 。
始于新石器时代
据说很早以前,赤文岛是洱海中四面环水的一个全岛,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洱海水位的下降才逐渐变成一个半岛 。
远眺赤文岛,如一只卧虎雄踞在洱海波涛之中 。海滨礁石嵯峨,沙滩迷人 。岛的北边有飞檐高翘的观音阁,南有八仙台和白鱼洞,洞上方有赤岩如文字,因此被人们称为赤文岛 。
岛的顶端为古祭天台,全岛与海印小普陀遥遥相望 。这里海水一年四季清亮碧澄,全岛怪石峥嵘,花草树木到处可见 。水中游鱼成群,岸边是各种水禽栖息的场所,蝶飞鸟鸣,渔船穿梭 。
【洱海,有些藏在水域里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