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道光孝全成皇后死因之谜:盛年暴崩死因不明

孝全成皇后(1808年—1840年)姓钮祜禄氏,本名不详 。她是承恩公钮祜禄·颐龄之女,满洲正红旗,道光十四年抬旗至满洲镶黄旗 。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月二十八生 。道光帝第三位继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 。
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1840年2月13日)丑时,钮祜禄氏皇后突然驾崩于皇后寝宫——紫禁城东六宫之钟粹宫,年仅32岁 。道光帝十分悲痛,特赐谥号为孝全成皇后 。
她于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扑朔迷离,成为清宫疑案之一 。关于孝全成皇后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都说皇后死于非命,且矛头都指向婆婆孝和皇太后 。
笔者通过查阅史料得知孝全成皇后的死因有两种说法 。
一、被迫自杀说
此说法有两个版本,一是为父乞官被太后责备,羞愧自杀 。
因为孝全成皇后死时年纪并不大,而她死时也的确有些蹊跷 。因此关于孝全成皇后之死在宫廷中曾经有很多传言,其中《清宫词》记载道:“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
此诗原注为:“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 。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道光)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 。宣宗既痛孝全之逝,遂不立他妃嫔之子而立文宗,以其为孝全所出,且于诸子中年龄较长 。”照这首诗看,孝全成皇后暴崩,好像是宫中摆家宴,酒中为人下毒所致 。但“温成贵宠伤盘水”兼用宋仁宗张妃悖宠及庆历八年(1048年)近侍作乱纵火,曹后率宫人救火擒贼的故事,含沙射影,牵连到了孝和皇太后 。史载:宋仁宗张妃颇与闻外事,曾为其伯父尧佐乞官,或者孝全成皇后亦有类似的举动,为父亲颐龄向道光帝求官,而孝和皇太后有所责备,孝全成皇后因而羞惧服毒 。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敢再追查下去,只能不了了之,诚所谓“宫闱事秘,莫得闻矣”!
第二个版本: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孝全成皇后谋害奕?阴谋败露,被迫自杀 。
奕?(即后来的恭亲王)是道光帝的静贵妃(后谥孝静成皇后)所生,文武双全,而且聪明过人,后来更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洋鬼子”接近,有“鬼子六”之称;而孝全成皇后所生的奕詝则软弱无能,一副老好人模样,难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有意立他为嗣 。孝全成皇后为确保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遂摆下毒鱼宴,企图毒死奕? 。一天,奕?正好来到孝全成皇后和奕詝所住的钟粹宫找奕詝玩,于是孝全成皇后便派人通知奕?之母静贵妃,说让奕?在她自己寝宫里吃饭 。临近开宴,皇后偷偷叫来儿子奕詝,让他不要吃桌上的鱼 。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听从,皇后只好把图谋告诉了他 。但奕詝忠厚仁慈,且与奕?关系最好,所以在吃饭时,当奕?要夹鱼吃时,他狠命地踩了奕?一脚,如此数次,聪明的奕?自然明白了,便再也没有要吃鱼 。皇后的图谋没有得逞 。这时,皇后宫中的一只猫在桌底下吃了奕?吃掉下来的鱼骨头,但吃完没多久,就突然狂窜起来,没跑多远就倒地而死 。奕?大惊,回家告诉了母亲静贵妃,静贵妃也大吃一惊,忙去告诉孝和皇太后 。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赐死皇后 。道光帝虽然舍不得皇后,但母命难违 。孝全成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保全,只好自尽 。
二、太后下毒说
但也有人认为《清宫词》诗注中所说下毒者乃是孝和皇太后本人,至于太后为何下毒,也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和被迫自杀的第一种说法差不多,即皇后大概因为父乞官犯了家法而被太后责备,不同的是皇后没有羞愧自尽,而太后却用毒酒害死了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