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道一二却不知其三

“东汉末年分三国 , 烽火连天不休” , 林俊杰的一首《曹操》也让我们了解到三国纷争时动荡不安的时局 , 三国鼎立时期发生过很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 , 其中有三大战役可以说对于天下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那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 今天我们来聊聊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 。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
一、官渡之战
建安元年 , 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 , 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建安二年春 ,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 , 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 。接着又消灭了吕布 , 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河内郡 。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 , 东到兖、豫、徐州 , 控制了黄河以南 , 淮、汉以北大部地区 , 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 , 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 , 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 。建安四年六月 , 袁绍挑选精兵10万 , 战马万匹 , 企图南下进攻许昌 , 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
建安五年 , 曹操统军在官渡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 。东汉末年 , 豪强拥兵割据 , 逐鹿中原 。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 , 自恃兵多粮足 , 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 , 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 。在此之前 , 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 , 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 , 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 。四月 , 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 , 于白马击斩袁将颜良 , 败袁军 。
【东汉末年决定天下的三次大战,世人皆道一二却不知其三】袁绍初战失利 , 锐气受挫 , 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 。两军对垒于官渡 , 相持数月 。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 , 一度欲回守许昌 。谋士荀彧认为 , 曹军以弱敌强 , 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 , 袁军轻敌 , 内部不和 , 相持既久必将有变 , 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 , 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粮屯 , 全歼袁军 , 烧毁全部囤粮 。消息传来 , 袁绍所部军心动摇 , 纷纷溃散投降 。曹操乘机全线出击 , 歼敌7万余 , 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官渡之战 ,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 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 , 袁曹间的兼并争 , 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 , 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 , 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一战之后 , 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 , 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二、赤壁之战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 , 基本统一北方后 , 于建安十三年七月 , 自宛挥师南下 , 欲先灭刘表 , 再顺长江东进 , 击败孙权 , 以统一天下 。九月 , 曹军进占新野 , 时刘表已死 , 其子刘琮不战而降 。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 。曹操收编刘表部众 , 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 。刘备在长被曹军大败后 , 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 , 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