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严执法的先锋:天生法律人酷吏张汤

张汤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出门回来,发现老鼠偷吃了肉,就迁怒于张汤,把他打了一顿 。于是张汤挖开老鼠的巢穴,活捉了老鼠,把老鼠当作犯人一样严加审讯拷打,并记录下审讯过程,最后把老鼠和老鼠吃剩的肉都当堂呈供,作为证据,宣判老鼠应当受磔刑,然后亲自把老鼠分尸 。
张汤的父亲看到这份审讯记录,大吃一惊,因为这份判决书简直就像一个资深法官的作品,于是让张汤学习断案的文书 。父亲死后,张汤当上了长安的官员 。
张汤工于心计 。他的好朋友赵禹担任少府,廉洁傲慢,公卿去拜访他,他却从来不回访,甚至和知心朋友都断绝了来往,一心一意秉公办理公事 。张汤觉得他的做法不可取,于是广泛结交官员,哪怕自己讨厌的人也装作亲热的样子 。
张汤后来做到了九卿的大官,他善于揣摩汉武帝的喜好,每次有疑难案件,都先向汉武帝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汉武帝认为对的,张汤就记下来,作为以后判决的法规 。如果办案没有顺着汉武帝的意思,受到谴责之后,张汤就把别的同事抬出来,说:“哎呀!他们早就向我提过跟皇上您一模一样的意见,我这人太笨了,竟然没有采纳 。”既恭维了汉武帝又推卸了责任,汉武帝也就既往不咎了 。他还善于笼络人心,汉武帝对他办的事很满意的时候,张汤就说是谁谁谁出的主意 。凡是他办的案子,揣摩是汉武帝想要治罪的,就交给执法严酷的官吏去办;揣摩是汉武帝想宽大的,就交给执法公正的官吏去办 。所以张汤办的每件案子都很符合汉武帝的口味 。
当然,该邀功的时候,该表示铁面无私的时候,张汤也会表演得像一个坚持原则的法官 。他办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的案件时,汉武帝本想宽恕同案犯严助和伍被,张汤却说:“伍被是策划者,严助是出入禁宫受您宠信的人,他们俩竟然和诸侯私交同谋,如果不杀了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番替汉武帝设想的大道理,让汉武帝没了办法,只好杀了二人 。
当时汉朝和匈奴连年征战,这一年匈奴提议和亲,博士狄山上奏说和亲有利 。汉武帝就问他为什么有利 。狄山回答:“刀兵乃凶器,不能轻举妄动 。汉高祖刘邦伐匈奴,结果被困在了平城,答应和亲后才被放回来 。孝惠和高后时期,没有和匈奴打仗,结果天下太平 。到了孝文帝时期,想征伐匈奴,结果天下不得安宁 。孝景帝遇到了七国之乱,打来打去,民不聊生,平定七国之乱后,孝景帝终生不再提打仗之事,因此天下富足 。现在皇上您如果攻打匈奴,一定会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贫困,所以还是和亲的好 。”张汤一听,当场就反驳说:“这是腐儒之见 。”狄山面子下不来了,干脆和张汤听上了:“你说我是愚忠,我看你是诈忠 。你处理淮南王和江都王案子的时候,深文周纳,诬陷诸侯,离间皇上和诸侯骨肉之亲,诸侯的大臣们也寝食不安,这不是诈忠是什么!”这句话一下戳到了汉武帝的痛处,他马上变了脸色,问狄山:“你丫牛逼哄哄的,我让你去管一个郡,你能挡住匈奴吗?”狄山回答:“不能 。”汉武帝又问:“那一个县呢?”狄山仍然回答说不能 。汉武帝又问:“那一座要塞呢?”狄山心想,如果再说不能,皇上肯定会把我治罪,于是只好说能 。这一下不打紧,汉武帝真的派狄山去守要塞了,一个多月以后,手无缚鸡之力的狄山就被匈奴砍去了脑袋 。于是群臣大惊,再也不敢和张汤公开辩论了 。
张汤做了七年御史大夫,后来失势了 。这时,被他整治过的人开始对他实施报复 。
河东人李文曾经同张汤有矛盾,做了御史中丞后,开始整张汤的黑材料 。张汤有个手下叫鲁谒居,为了讨好张汤,就向汉武帝造谣告发李文 。这件事正好落到张汤手中,张汤就把李文给杀了 。汉武帝问他:“那个匿名告发李文的人是谁啊?”张汤故作惊讶:“啊?可能是李文的老朋友干的吧 。”事后鲁谒居生病,张汤亲自去探望,居然替鲁谒居按摩双脚,以报答鲁谒居 。这件隐私被赵王侦知,上书说:“张汤是朝中大臣,鲁谒居是他的手下,张汤竟然替他按摩双脚,他肯定指使鲁谒居干了什么大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