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国际禁毒日让我们看清代如何戒毒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 说起“禁毒” , 古已有之 , 清代就曾进行过大规模的“禁毒” , 除了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之外 , 还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措施缉拿、惩治贩毒、吸毒者 。庄亲王因“吸毒”而被革去爵位 , 李莲英因充当毒贩“保护伞”而被慈禧太后责罚 。
清代多次颁布“禁毒”法令严惩贩毒吸毒
鸦片烟贩“斩立决” , 开设烟馆“绞立决”
清代的毒品与今天所说的毒品在称呼上有所不同 , 主要是白面儿和鸦片 。《禁毒史话》称:“白面儿 , 指作为毒品的海洛因 , 因呈白色晶体粉末 , 故名 。”“鸦片又称福寿膏 , 俗称大烟 , 烟土是指未经熬制的鸦片 。传统使用的毒品多为鸦片 , 因最初吸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 , 所以俗称为‘吸鸦片’和‘抽大烟’ 。”
据《中国禁毒史》载:早在雍正七年(1729年) , 就颁布了清代第一个禁烟令 , 明确规定:“凡兴贩鸦片烟者 , 照收买违禁货物例 , 枷号一月 , 发近边充军 , 私开鸦片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 , 照邪教惑众律 , 拟绞监候;为从 , 杖一百 , 流三千里;船户、地保、邻佑人等 , 俱杖一百 , 徒三年;兵役人等借端需索 , 计赃 , 照枉法律治罪;失察之汛口地方文武各官 , 并不行监察之海关监督 , 均交部严加议处 。”
嘉庆十八年(1813年) , 嘉庆帝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惩办鸦片吸食者的法令《吸食鸦片烟治罪条例》 , 其中规定:“军民人等买鸦片烟者杖一百 , 枷号一月;太监违禁故犯者 , 枷号两月 , 发往黑龙江给该处官员为奴 。”
道光皇帝即位后 , 继续推行“禁烟(毒)政策” , 几乎年年颁发禁烟谕令 。道光三年(1823年) , 颁布了《失察鸦片条例》;道光十一年(1831年 , )颁布了禁种条例;道光十八年(1838年) , 再次颁布《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 , 将清廷历次发布的有关禁贩、禁吸、禁种的规定合编为39条 , 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性的“禁毒法典” 。
《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亦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禁毒法” , 惩治措施极为严厉:所有吸毒人员 , 在一年半之内必须戒烟 , 不能禁烟者将被判刑 , 绞监候(死缓) 。鸦片烟贩 , 就地正法 , 斩立决;所有开设烟馆、提供吸烟场所 , 以及包庇贩毒的官员 , 就地正法 , 绞监候(死缓) 。鸦片烟贩 , 就地正法 , 斩立决;为国内走私提供货源的洋人 , 就地正法 , 首犯斩立决 , 从犯绞立决 。除了吸毒人员是死缓以外 , 其它凡是参与鸦片销售的相关人员 , 无论洋人还是中国人 , 都要就地正法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 , 清廷谕令政务处:“著定十年以内 , 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 。”根据这道谕令 , 政务处于十一月制定了《禁烟章程十条》 , 规定禁种、禁进口、禁新吸、戒烟瘾、关烟馆 。
【现有国际禁毒日让我们看清代如何戒毒】“京城禁毒第一人”黄爵滋上奏《禁烟疏》
提出“查清天下户口” , 每五家“互结”并“相互监督”
说到“禁毒” ,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有“中国禁毒第一人”之称的湖广总督林则徐“虎门销烟” , 而说到“京城禁毒第一人” , 非黄爵滋莫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