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二 爬上喜马拉雅的喜悦——北漂18年


番外篇二  爬上喜马拉雅的喜悦——北漂18年

文章插图
(本文成于2014年11月,载于2015年1月《跑者世界》,刊出版有删节 。2016年会再次跑北马 。)
马拉松是普通人的喜马拉雅,任何完成比赛的人都实现了对人生的一次挑战 。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马拉松,感觉离自己很远,直到2014年初才隐隐有开始跑的想法 。当时只想简单跑跑,把脂肪肝跑掉,烟戒了,很现实的考虑是37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能身体不好 。
准备篇
2014年1月开始,利用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在跑步机上跑 。半个月不到就跑出了跑步膝(髂胫束磨擦综合症) 。超过2公里跑,右膝外侧开始疼,跑的越长症状越严重,那一阵下午上班基本都是瘸着的 。我有两个选择,方案一咬牙继续跑,认为问题会自己消失;方案二,找出疼的原因,解决问题 。
如果选择方案一,那意志起到决定性作用 。意志越强,坚持的时间就越长,后果也就越发具有灾难性 。朋友的同事因为长期坚持不正确姿势跑,后来导致了双侧膝无法弯曲,别说跑步,再严重些就要坐轮椅了 。
我最终选择了方案二,网上查资料、买跑步相关的书,当然每期都阅读 《跑者世界》 。慢慢的,我对跑步有了全新的认识——跑步并非只是一项体育运动,还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是自我完善的开始 。
纠正姿势1个月后,跑步膝问题解决了,现在跑多久膝盖都不疼 。再次感受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深意 。
番外篇二  爬上喜马拉雅的喜悦——北漂18年

文章插图
训练篇
资料准备到位,运动中的问题得到纠正之后,我开始有计划地展开训练 。从每周跑10公里,发展到每周跑40公里(周六跑10公里),再到后来的每周跑60公里(周末跑15至20公里),从开始半跑半走完成5公里到后来的跑20公里不停步 。伴随着距离的加长,慢慢地我能准确感受身体的状态,感受呼吸,有时能跑出比较全然的状态,平时处理问题也更加从容与自如 。
在训练过程中,我总结出几个小窍门 。
1、换双新鞋 。纠正跑姿之后,我现之前鞋的右脚都有内陷的问题,无法人为纠正,换鞋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
2、少于15公里跑不喝水 。本人是ITF跆拳道黑带一段(31岁开始练的),每次1.5小时训练教练都要求不能喝水,水喝多了剧烈运动容易吐出来,长久养成了运动不喝水的习惯 。开始跑的15公里不喝水,好处是不用排大队频繁上厕所,之后开始补水,马拉松后半程上厕所的人要少很多 。
3、按计划跑效率更高 。工作中我的习惯是尽量多做计划,节省时间的同时能提升效率,跑步也是如此 。制定好计划,逐渐增加跑量,每次跑之前知道自己此次要完成多远,用多久,如此能让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完成计划之后还能大大增加信心 。
北马开赛之前一周,我跑出了单次最长距离30公里 。虽然有“能跑10公里没事就可以跑20公里,能跑半马(21公里)没事就能跑全马”的说法,但我还是隐隐有些担心 。
过程篇
2014年10月19日,北马开赛,也是我的马拉松首秀,直到比赛结束之前能不能在6小时内完成42.193公里对我仍然是个谜 。
番外篇二  爬上喜马拉雅的喜悦——北漂18年

文章插图
早晨7点到天安门站,天气不好仍然来了1万多人,就一个感觉——人太多了 。比赛是芯片静态计时(从鞋过起步线开始算成绩),我是第六赛区,过起步线时已经是8点08分左右 。
前半程都很正常,我甚至找到了北马官方兔子一路跟着跑,到科荟路老婆和儿子还在此为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