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为何在画人物的时候特别主张要求人物传神的效果?

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绘画大家 , 绘画理论家 , 诗人 。曾经担任过参军、散骑常侍等职位 , 出生在一个士族的家庭 , 多才多艺 , 擅长写诗作赋 , 很深厚的书法功底 , 尤其擅长与绘画 , 主要擅长画人物的肖像、山水和飞禽走兽等相关的题材 。
顾恺之的在画人物的时候特别主张要求人物传神的效果 , 重视眼睛在传神的体现 , 认为传神的写照正是在眼睛那部分中 。他非常注意描绘人物的神情细节 , 从而来表现人物的状态 , 在画斐肖像的时候 , 在他的脸颊上添上了三笔 , 顿时人物肖像的神采焕发 。
顾恺之擅长用周围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志趣等 , 比如在画谢鲲画像的时候 , 通过岩石和沟壑来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兴趣 。他在画人物服装的时候运用游丝的描写手法 , 使得线条连绵不绝 , 就像是春蚕在吐丝 , 流水行地 , 非常自然跟流畅 。
顾恺之的作品并没有真迹流传在世上 。流传到现在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都是唐宋时期的摹本 。顾恺之在绘画的理论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 如今仍存在的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三篇画论 。在画论中 , 他提出了“传神论”、“以形传神”等相关的论点 , 主张在绘画上要极力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人物性格特征等等 , 主张通过多绘画对象的观察、体验 , 通过联想的方式来把握人物内在的本质 , 从而使得人物在形态和神态上处于同一种状态 。
顾恺之的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绘画大家 , 他擅长画人物画和山水画 , 在人物画的方面他尤其擅长画女人像和女神像之类的画像 。在人物的绘画中 , 他的“画睛”功夫非常了得 。说起这个画睛的功夫 , 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传说故事 。
传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 他从小是被奶妈抚养长大 。顾恺之因为非常聪明 , 又很活跃 , 大家都叫他为小虎子 。小虎子跟其他孩子一样 , 经常跟小伙伴一起玩耍 。有一天 , 小虎子听到别人在叫妈妈 , 他突然想到自己怎么从来都没有看见过妈妈 , 于是就跑到家中问父亲 。父亲先是骗他说妈妈回外婆家了几个月之后回来 , 但是小虎在盼了好久都没有回来 。父亲只能告诉小虎子 , 你的母亲死了回不来了 。小虎子让父亲给他讲母亲的容貌形态 , 之后他便把父亲说的话记在了心中 。
在等到小虎子长大了点 , 他想要给母亲画像 , 父亲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事 , 因为小虎子都没看见过自己的母亲 。小虎子照着父亲说的开始画起了母亲的画像 , 刚开始父亲认为画哪哪不像 , 但是慢慢的手足像了 , 脸像了 , 身材像了 , 后来全身都像了 , 唯独眼睛不像 。小虎子并不灰心 , 天天画眼睛 , 连续经过一年的时间 , 眼睛终于也像了 。从此 , 顾恺之最拿手的画眼睛的功夫也就这样出名了 。
从这个故事中 , 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 ,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坚持 , 顾恺之画眼睛花了一年的时间 , 他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持之以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