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即使帝国投入全部的力量也征服不了半岛?

“半岛战争”持续到了1813年,法国人的气焰一落千丈,甚至哀叹“即使帝国投入全部的力量也征服不了半岛” 。约瑟夫国王能想出的办法就是向他的弟弟乞讨救兵,可是拿破仑这时候也是自顾不暇,60万大军东征俄罗斯的壮举以惨败告终,昔日横扫欧陆的“大军团”已经不复存在 。哥萨克于身后衔尾急追,欧洲大陆上的“盟国”亦正在蠢蠢欲动 。拿破仑亟须重组自己的东线大军,为此,不但没有给焦头烂额的约瑟夫派来援兵,反而从西班牙抽调了1200名军官、6000名军士和24000名老兵回国,充实他刚刚征集起来的新军 。更令人惊讶的是,身处巴黎的拿破仑在经历了俄罗斯雪原的惨败之后,往日敏锐的洞察力仿佛也不复存在,他竟然希望被威灵顿的打击和自己的釜底抽薪大大削弱的西班牙法军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取得一两次辉煌的胜利来挽救自己的声誉和根基受到动摇的帝国!
维多利亚之战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西班牙溃疡”已经发生了“癌变”,伊比利亚半岛上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国人开始主动出击 。5月22日,威灵顿亲率大军从葡萄牙向西班牙进发 。在穿越西、葡边境时,回想过往的艰难岁月,威灵顿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挥舞着军帽,大声喊道“永别了!葡萄牙!我将永远不再见到你” 。
约瑟夫和拿破仑手下的一些高级官员倒是比皇帝陛下现实得多 。得知威灵顿前来的消息之后,法军放弃马德里,向北渡过埃布罗河,直至维多利亚盆地南面,筋疲力尽的法军才停下了脚步 。法军的阵地长19千米,纵深11千米,周围环山,北西两面以萨多拉河为屏障,奇怪的是晕头转向的法国人竟然忘记毁掉河上的几座桥 。此时法军还有6.6万军队和152门大炮,约瑟夫指望在这里得到本土的增援,依靠有利地形继续抵抗 。跟随军队一起从马德里逃到这里的还有约瑟夫的整个朝廷、一大群生怕受到西班牙人民清算的傀儡官员和大量的随从,有人不恭敬地自嘲,这是“一个流动的大杂院” 。在一片混乱中,出乎法军的意料,原本紧随其后的威灵顿竟然突然不知去向,完全从视野中消失 。约瑟夫和周围的高级军官一时间弹冠相庆,误认为威灵顿过于胆小谨慎,已不敢继续追击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此时的英军正在翻越坎塔布连山,突袭法军背后 。
法国人对潜在的危险浑然不知,直到6月21日,才突然发现英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联军7.2万人(其中英军近6万)和60门大炮只用了30天时间就急行500英里,跨过6条河流,横穿西班牙西北部,到达维多利亚附近 。维多利亚是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首府,这座中世纪初期西哥特人为了庆祝战胜而建的城市将见证威灵顿的辉煌胜利 。6月21日上午8时刚过,不给法军任何喘息机会的威灵顿率领联军分3个纵队从西面几座无人防守的桥上渡河,向法军的整个战线挺进 。
维多利亚之战
【为何说即使帝国投入全部的力量也征服不了半岛?】维多利亚之战是整个半岛战争中英军第一次在兵力上占有优势的战役,威灵顿更采取了一个新的战术来对付法国人 。在法国大革命以后,在十八世纪流行一时的“线形战术”已经被纵队战术所取代 。法军的一个营由单个的连队列成纵队,每行四十人,前后共十八行,或是由成对的连队列成纵队,每行八十人,前后共九行,所以在排枪齐射中,前两行是以八十或一百六十发子弹射击 。而威灵顿采用了两排而不是三排的线形,八百人的一个营一次能齐射八百颗子弹,同时,英军所使用的步枪子弹要比法国人的更重,因此威力也更大 。不过,这种在纸面上显得完美的新战法也有其弱点,这种队形由于正面过宽,在两军接近时,兵营就会遭到很大损失,队伍容易溃散 。因此,这种战术必须以铁的纪律和体罚进行训练——好在英国的岛国属性使得它迥异于欧陆国家,可以维持一支规模较小但训练有素的职业陆军,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优秀的职业步兵都享誉整个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