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少年乾隆是怎样为登上帝位做好准备的?( 二 )


雍正住在圆明园时,还将写有继承者名字的内容相同的一份密诏随身放于圆明园,此事只有近臣张廷玉和鄂尔泰知晓 。雍正七年,雍正患病,虽于次年病愈,但为防万一,他还是采取了预防措施 。如今,雍正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遂令总管太监前往内府取出密诏 。密诏外用黄纸固封,背后书一“封”字 。片刻之后,密诏取来,众人聚集于雍正寝宫,张廷玉当着皇上的面,大声宣读了新皇之名 。四个时辰之后,雍正驾崩 。
在极为悲恸而政治局势又非常严峻的情况下,皇家侍卫迅速返回大内,次日拂晓前新君的身份将在这里予以确认 。在群臣面前,领侍卫内大臣先在“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锦匣,然后庄严地呈递给雍正四子宝亲王 。在父亲辞世前几天和几个时辰前他被宣布为新君之时,他都陪伴在父亲身边 。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他已胸有成竹 。在他两边是他的两个叔叔(允禄、允礼)以及父亲的两个军机大臣——汉人张廷玉和满洲人鄂尔泰,他们前一夜也都守候在即将驾崩的雍正身边 。24岁的宝亲王跪下,打开锦匣,取出了里面的诏书 。随后,他启开封条,打开了雍正于雍正元年所书之遗诏 。如同拨云见日,雍正所写的继承者的名字正是宝亲王 。放松之余,新任天子瘫软在地(官方记载称他在悲恸之中) 。但在向朝廷重臣宣布他即位之时,他已恢复了平静 。
培养皇子
尽管一切显得极富戏剧化,但是,没有人会对此感到非常惊奇 。众人皆知宝亲王弘历最受雍正宠爱,其祖父康熙也最喜欢他 。他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还接受了严格的军事以及绘画、文学和书法训练 。1733年,他被授予亲王衔,这不仅增加了他的个人威望和收入,同时也赋予了他新的责任 。其他皇子虽然也被授予官职,有些还被封为亲王,但是,没人像弘历那样受宠 。
未来的乾隆帝出生于1711年9月25日后半夜的北京,此时正值另一位著名的国王、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出生整整一年 。弘历的父亲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他们虽然都度过了幼儿期,但是到1711年时,有两个已经离世,只有7周岁的弘时存活下来 。家族中另一个潜在的男性继承者的到来自然令人颇为激动和欣慰 。弘历的生身母亲当时还只是一个低级嫔妃,而在精英家庭中,生母的地位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但是,这一事实并没能准确地预测出她儿子的未来 。弘历最终继位使得他的母亲成为中国历史上受到颂誉最多的女性之一,本书第三章中将会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
除了保留皇室所有成员完整家系的“玉牒”中记载的出生日期外,我们对于乾隆的早期生活知之甚少 。毋庸置疑,他的父母、乳母以及照管抚育幼儿的家族其他成员都对他非常关心 。乾隆帝在5(虚)岁时就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很多幼儿此时可能才刚开始学习认字 。在中国,这一过程远比简单地背诵字母表要复杂得多 。年轻的学生们(几乎都是男孩)开始要熟记诸如《千字文》这样的古文,其古典韵味与日常口语迥然不同 。一开始,学生们只是跟着老师读,他们根本不懂这些文字的含义 。只有当学生们可以流利地背诵这些课文时,老师才会教授他们文中每个字的意思,并教他们认字和书写 。正常来说,这个起始教育阶段要经历几年,以乾隆为例,用了大约三年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乾隆有一次提到他8岁左右就可以阅读了 。在拥有了基础的读写能力后,学生们要进一步背诵和学习更具挑战性的儒家经典,这是所有高级教育的基础,也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基础 。在中华帝国,这可是最为紧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