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作秀:万历皇帝为何被迫封宫女之子为太子?

郑贵妃作序印书,在当时的人看来,完全是在抢皇后的风头 。用今天的流行语,是在“作秀” 。这不是在为自己母仪天下、为自己的儿子争夺皇储的地位做准备吗?这不是阴谋夺嫡又是什么?有鉴于此,这个名为《忧危竑议》的“妖书”号召全体正直的官员和民众联合起来,共同揭穿、共同挫败郑贵妃的阴谋 。
一、贵妃“作秀”
山人乐新炉散布飞语,在官场中划分君子与小人,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参与朝政、讥讽朝廷,被厂卫缉捕,“立枷”致死 。但是,乐新炉虽然死了,飞语却并没有因此而平息 。而且,没过多久,口耳相传的飞语演变成了白纸黑字的“妖书”,在北京流传 。
【贵妃作秀:万历皇帝为何被迫封宫女之子为太子?】而“妖书”出笼的直接诱因,竟然是万历皇帝的红颜知己——皇贵妃郑氏的作秀 。
郑贵妃的漂亮、聪明,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否则,以万历皇帝的酒色财气,不会几十年如一日地爱着这个女人 。但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已经被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占据,此后的美女再美,也无法向她们发动挑战 。这倒不是因为以后就没有美女,而是因为此后的美女没有演绎出像她们那样的大喜大悲的故事,也没有人用她们的名义编排出那么多真假难辨的传说 。
但是,如果要在中国古代的皇后、皇贵妃中评选十大才女,郑贵妃应该具备参选的实力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她留下的诗篇,但仅一篇短文,已经可以看出她的才学 。只是她一不小心把才学用错了地方,给自己,给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带来了天大的麻烦,从而也使自己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女性之一 。
万历二十三年,北京的书市出现了一套印制精美的图书,名为《闺范图说》 。书一上市,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套书引起轰动,不仅仅因为此书的署名编者是当时享有清誉的刑部侍郎吕坤,更因为给此书作序的,是备受皇上宠爱的皇贵妃郑氏 。
在《明史》中,吕坤的传是和海瑞的传放在同一卷的,可见人们对他的评价 。五年前,也就是乐新炉制造飞语前后,吕坤任山西按察使,为了在辖区进行教化,就将历代贤后哲妃、贞妇烈女的事迹,一人一图、一图一事,编排成册,公开刊印,作为教育妇女知礼守节的读本 。
嘉靖、万历时期,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教育已经十分普及,印书业也随之发达,适合各种人群、各种需要的普及读本层出不穷,关于保健养生的、关于道德教育的、关于男女爱情的、关于刑侦破案的,应有尽有 。北京、南京,以及福建的建阳、江西的金溪,还有苏州、杭州等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刻书作坊 。连司礼监和都察院,也干起了印书的行当,表面上说是通过出好书引导社会积极向上,实际上却是为衙门和个人增加经济收入 。
吕坤编写的这个《闺范图说》,本来也就是当时许许多多德育读本中的一种,是许许多多对妇女进行说教的读本中的一种,但由于吕坤名气大,又是正三品的山西按察使,所以这本书被一位有心人发现 。
这位有心人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提督东厂司礼监太监陈矩 。关于东厂和锦衣卫,我们已经说过无数遍了,但诸位不要以为掌东厂的太监只是抓人、打人、杀人的特务头子,是五大三粗的屠夫,他们更重要的任务其实是收集情报、掌握舆论、了解社会治安状况,所以图书的发行理所当然在关注之内 。而且,明朝的司礼监太监一般都是有文化的宦官,有些人的文化水准甚至不在某些内阁大学士之下 。而按照明朝的制度,这个掌东厂的太监,通常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的第一人担任,可见不是寻常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