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10大著名将领介绍

【盘点: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10大著名将领介绍】导读: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2] 在隋朝统一天下后,合并关东与江南人而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国 。
十:斛律光
斛律光(515年―572年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 。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 。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 。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 。斛律光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平生为高家打过无数恶仗,又帮助高纬坐稳帝座 。但不贪权势,不懂交结高纬的宠臣穆提婆和祖珽 。两个人于是同上谗言劝高纬杀掉他 。高纬性怯,不敢诛杀如此重臣 。祖珽给他出主意:“赏赐斛律光一匹马,说明天一起游猎东山,他一定来谢恩 。”斛律光来到凉风堂,高纬卫士刘桃枝从后击其后脑,斛律光不倒,回头说:“你们常常干这样的事,但我到死也不干对不起国家和皇帝的事 。”刘桃枝和三个大力士用弓弦勒在不做丝毫抵抗的斛律光脖子上,勒死了一代名将 。
九:曹景宗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 。出身将门,幼时就以勇猛闻名 。后追随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起兵,南征北战,为梁朝的开国功臣 。梁朝建立后又被委以重任,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 。多次与魏军交战,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508年,病逝,时年五十二岁 。曹景宗不失为一个英雄豪杰,生性粗犷豪放,一生都在追求金戈铁马、铿锵有力的人生风格,但他嗜酒好色、奢靡浮华的性格一直为世人所不齿 。
八:陈显达
陈显达(427—500),南北朝时期南齐名将 。中国杰出军事家、政治家 。499年(永元元年)正月,陈显达率平北将军崔慧景等部4万人,进攻北魏,企图收复先前被北魏攻占的雍州(治今湖北襄樊)五郡 。魏孝文帝元宏派前将军元英领兵抵御 。元英为北魏名将,陈显达领兵于二月间与其交战,屡破之,遂围马圈城(今河南镇平南),历时40天 。城中食尽,守军饥疲,食死人肉和树树 。魏军被迫突围逃走,被俘斩数以千计 。南齐军入城后,将士争抢城中的绢丝,所以没有对魏军进行穷追 。陈显达又派军主庄丘黑攻击南乡(今河南渐川西南),拔之 。陈显达作为中国历史名将,其出人的军事统帅能力,善于权变的处世哲学和政治才华,历来为人称道 。
七:韦孝宽
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汉族,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韦孝宽一生南征北战,官拜大司空,封上柱国 。玉壁之战,东魏军攻城,昼夜不停,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尽用攻城之术,但皆被韦孝宽所破,而且还守城有余 。高欢攻城不克,后派人劝降也没有成功 。高欢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高欢急得旧病复发 。时有陨石坠入东魏军营中,东魏军惊惧,高欢遂于十一月初一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 。高欢回到晋阳后,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 。
六:檀道济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将领 。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 。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 。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 。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 。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 。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檀道济死后,南朝在军事上转入守势,北朝则占据主动地位,屡次南征 。后北魏曾南征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宋文帝刘义隆登石头城北望,面有忧色,长吁道:“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