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第一伯乐:谁才是三国真正的伯乐?

导语:鲁肃把庞统推荐给刘备,也算是宁荐友邦,不与国贼,两害相权取其轻 。可要是别人,比如周瑜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不会这么好心了,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
说起三国时期的伯乐,世人多称道水镜先生司马徽 。其实此人不过是伪伯乐 。
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可品评人物大都只说一个“好”字,故世人称之为“好好先生” 。这个称呼无论古今,都是一个贬义词,说此人说话做事不讲原则,不分缘由,一律赞成 。在《世说新语》道出个中原因.因很多人请司马徽品评人物,可司马徽都是说“好,好”,连他的妻子也不明白,就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没想到司马徽还是说,好好,你这样说也很好 。弄得妻子哭笑不得 。
孔夫子曾经明确的批评所谓的“好好先生”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作为一个正直的君子,如果说大家都喜欢你是不好的,大家都讨厌你也是不好的,只有君子喜欢你,小人讨厌你,才是君子的立身原则啊 。当然司马徽之所以满口说“好”,是因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古语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司马徽不肯臧否人物,正是不想以言语招祸 。可作为一个以赏识人才闻名的人,却时刻只说好话,这又怎么能称为伯乐呢?
水镜先生
当然,司马徽也有过一两次具有远见性质的评价,比如对庞统的赞美和对诸葛亮的推崇 。早在庞统年轻的时候,因为相貌寻常,所到之处无人喝彩,可和司马徽一番交谈后,竟然被誉为“南州士人之冠冕”,一时之间,荆州士林哗然 。而之后却证明了司马徽的预见 。而将庞统和诸葛亮誉为“凤雏”“卧龙”而郑重向刘备推荐的,正是司马徽 。
可是,司马徽这个伯乐依然是伪伯乐 。
因为并非司马徽第一个发现了庞统和诸葛亮的才华 。这些预见都来自另一个人——三国时期另一位大名士庞德公 。
【揭秘三国第一伯乐:谁才是三国真正的伯乐?】司马徽遇人皆说好,且预见并非出自自己的眼光,故只能是“伪伯乐”;而慧眼识才,在微末之时就断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庞德公,却依然只是个“劣伯乐” 。
对荆州士林的人际关系稍微了解就可以发现,庞统此人和庞德公是叔侄关系,而庞德公的儿子,正取了诸葛亮的小姐姐,庞葛两家原来是亲家 。而诸葛岳父黄承彦和庞德公交情莫逆 。黄承彦的妻子和刘表的续弦蔡夫人竟然是姐妹 。难怪整个荆州士林会强烈推荐庞统和诸葛亮二人了 。
这份赏识中掺杂了种种人情而变得不纯洁了,故庞德公这个伯乐要打些折扣,只能算是个劣等的伯乐吧 。
而三国真正的伯乐是谁?是东吴的鲁肃!
在民间形象中,鲁肃是个没嘴的葫芦,你轻轻看过《三国演义》,甚至会怀疑那个老实巴交的鲁肃有什么能力可以接周瑜的担子担任东吴大都督 。可历史上的鲁肃,其实相当了不起 。
世人称赞诸葛亮,多会提起“隆中对” 。二十八岁年纪,隐居乡野的诸葛亮竟然预知天下之后几十年的动向,而事实证明,历史和诸葛亮当初的语言惊人的一致,若非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有相当的可能一统天下 。确实,诸葛亮堪称奇才!
可是,鲁肃也曾经有过自己的“隆中对”,在赤壁之战前见到孙权的时候,就为孙权谋划天下大势,所言和诸葛惊人相似 。
鲁肃断言:“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规模如此,亦自无嫌 。何者?北方诚多务也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以为孙权可以先立足江东观天下变化 。北方虽然有曹操,但统一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若能够抓住时机消灭黄祖、刘表,顺流而上占领川蜀,割据整个长江以东,再进兵北伐,天下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