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名僧:盘点历史上的佛教高人(18)


8 丈量地球,密宗领袖——一行
【人物简介】
一行(683~727年),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河南省南乐县)人 。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张公谨 。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 。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 。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 。为避开武则天的拉拢,剃度为僧,取名一行 。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 。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 。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后,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绝 。直到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专人去接,他才回到长安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 。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 。
【生平事迹】
青年学识渊博而闻名
一行自小读书很多,到二十岁左右,已经博览经史,尤其精通阴阳五行之学 。他曾写成阐释扬雄《太玄》的专著,名声不小 。当时的武三思有意与他结交,但他顾忌其名声不好,便逃走了,正好遇上普寂禅师,就从普寂出家 。有一位叫卢鸿的隐士,得知一行的才学,惊异地对普寂说,此子“非君所能教导也,当纵其游学”(《一行传》,《宋高僧传》卷五) 。普寂同意一行外出寻访名师高僧,于是他遍访当时的名宿,并曾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向一位老僧学历法 。据《旧唐书》,唐玄宗于开元五年(717)派一行的族叔到湖北去请一行入京,向他请教安国抚民之道 。
密宗领袖
一行在京城,一方面参加译经,一方面就是从事他的天文方面的科研工作 。《佛祖统纪》说一行“传密教于金刚、无畏”,向这两位传播不同密法的大士学习密法 。《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三讲到善无畏时,也记一行等人曾参预善无畏的译事 。一行参预译《大日经》是在开元十二年(724),次年写成《大日经疏》,此《疏》,是一行请善无畏阐释《大日经》义,由一行记录并发挥而成的,所以说这部《疏》体现出善无畏和一行的两人思想 。据《宋高僧传》,一行又向金刚智学习《陀罗尼印》 。金刚智又为一行设坛灌顶,一行还要求金刚智翻译金刚界一系的密法,于是在开元十一年(723)金刚智组织翻译《瑜伽念诵法》、《七俱胝陀罗尼》,一行为笔受 。一行又拜不空为师,不空在其《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中说到,“开元七年,至于西京,一行禅师求我灌顶” 。所以,一行的密法兼承胎藏界和金刚界两种,而能融为一体 。本来胎藏界之理和金刚界之智也是合而不二的,两者的融合才构成完整的整体 。
重新制订历法
玄宗请一行进京的主要目的是要他重新制订历法 。因为自太初(汉武帝年号)到麟德元年(664)之间,历史上先后有过二十五种历法,但都不精确,玄宗就因为麟德历所标的日蚀总是不准,就诏一行定新历法 。
一行花了七年的时间,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做了许多实测,又制作仪器,以严谨的科学精神,终于写成《大衍历》 。又为《大衍历》编制而制造了非常精密的黄道仪 。
制造仪器和观测
一行主张在实测的基础上编订历法 。为此,首先需要有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他于开元九年(721年)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设计黄道游仪,并制成木模 。一行决定用铜铁铸造,于开元十一年(723年)完成 。这架仪器的黄道不是固定的,可以在赤道上移位,以符合岁差现象(当时认为岁差是黄道沿赤道西退,实则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