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女被凌辱,二千人打不过17骑!靖康之耻有多惨?

编者按:说到北宋的历史,“靖康之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那么靖康之耻有多惨?可以看看下面的记录 。
《南征录汇》载: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 。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皇室的王妃公主,显贵的妻子女儿都被明码实价地顶账送给金人了,普通人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
那么,这么惨的靖康之耻为何会发生呢?
宋皇室的王妃公主都沦为金人的军妓,这等惨事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讨论,第一原因必然是宋军没打过金军 。
首先,从历史记载上来看,宋军的军备训练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很让人着急的 。比如景德元年(1004 ) ,“夔州路转运使薛颜等言,川峡戍兵等素不阅习”;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知广州马亮言夏热,欲停诸军教阅 。”;“臣近过陕西,体问得诸州军禁旅虽多,训练盖寡 。其间至有匠氏、乐工、组绣、书画、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并以次官员占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千余人,并不预逐日教阅之数,上下顾避,递相因循 。万一缓急寇警,用之御捍,何异驱市人而战!”(《全宋文》卷886,赵抹,《论陕西官员占留禁军有妨教阅状》)
你看,要么是不训练,要么是天热了就不训练,然后军队大搞军队经商,用士兵充当佣工 。这样的军队你指望他们有战斗力?
宋神宗年间,宋廷曾试图强化军事训练,结果河北边境有士兵为了躲避训练,竟逃至契丹境内 。你看,士兵竟然觉得进行军事训练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士兵这么想也就罢了,结果那些士大夫的想法更奇葩!比如在宋哲宗时期,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次子、人称“布衣宰相”的范纯仁上奏道:“尚有禁军常日教阅弓弩,斗力太重,比之祖宗旧法,驱率甚严 。”苏辙也在奏折中认为,既然训练中赏赐比宋神宗时期有所降低,就应降低禁军日训练强度,让士兵更有积极性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一、大文豪苏轼的弟弟,竟然在军事领域能给出这么奇葩的建议,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苏辙
到了靖康前夕的宋徽宗时期,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多占禁军,以充力役 。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 。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 。……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 。”所以到了靖康年间,宋军的战斗力也如前面所说,真的是“无一可用”了 。
比如《三朝北盟会编卷36》记载:“和议已定,金人遣十七骑持文字报其国中,经由磁州 。李侃以身为兵官,且承掩杀之旨,乃率禁军民兵二千往击之 。与十七骑相遇,金人曰:不须用兵,今城下巳讲和矣 。我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国中干事 。侃不信,欲与之战 。十七骑者分为三,以七骑居前,各分五骑为左右翼 。而稍近后前七骑驰进,官军少却,左右翼乘势掩之 。且驰且射,官军奔乱死者几半 。”人家一开始没想跟你打,自己看对方人少想占便宜,结果两千宋军被十七骑金军放无双 。这仗惨得连笔者都没脸进一步解读了……
那么,靖康年间,宋朝就没有能打仗的士兵了吗?还是有的,那就是西军!宋朝在与契丹议和之后,面对西夏的西北方向就变成了主要的前线 。西军自从庆历年间后,为了抵御西夏和解决河湟问题又强化了训练,加之本身又雇佣了大量蕃兵,西北又历来民风彪悍,所以西军在宋军中是战斗力最高的 。
然而就算有能打的军队,也架不住瞎指挥去送人头 。比如第一次开封保卫战 。虽然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一路势如破竹,围攻开封 。但是完颜宗翰的金国西路军却被阻隔在太原,又没有隔断西军的东进 。所以种师道率十万西军顺利赶到开封,使得开封没有失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