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宋朝的科举到底会考哪些题目?( 二 )


试论,则类似于命题作文,通常是要求考生评论经史记载的某个典故或某一位历史人物 。北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科省试的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典出《尚书》孔安国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换成现在的说法,这题目就是“论疑罪从轻” 。当年苏轼的应试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深获主考官欧阳修的赞赏 。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还杜撰了一个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连欧阳修都不知出自何典 。这要是放到明清时期,恐怕有欺君之罪 。
试策跟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所以又称“策问”,考生的回答则称“对策” 。对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洒洒写了上万言的对策 。由于策与论都是议论文体,宋人又将两者并称为“策论” 。
策问往往可以体现出题者的“问题意识”,许多当过主考官的宋朝文人都对自己拟出的策问题目有些“敝帚自珍”,将策问收入自己的文集 。如《欧阳文忠公集》收录有策问多道,其中一道问:“周天子之田方千里,号称万乘,万乘之马皆具,又有十二闲之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车马,车马岂不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其牧养之地又几何,而能容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广矣,常患无马,岂古之善养马而今不善乎?宜有说以对也 。”此题涉及对宋朝缺乏良马问题之关切,而要问答这道策问,不但需对马政有切实见解,也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几何与畜牧业知识 。
熙宁四年(1071),苏轼担任开封府试官,出的策问题目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试述专权的优劣” 。当时王安石与宋神宗正推行新法,王氏“既得政,每赞上以独断,上专信任之”,出现专制的苗头 。苏轼拟此题目,自然是想引导考生对君相“独断”时局的注意与思考 。
宋朝是国家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第一个王朝(唐朝虽有科举,但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宋代的进士选取数目扩大了十倍以上),科举制度为宋王朝源源不断地输送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省试,出现非常多的牛人:苏轼、苏辙、曾巩、张载、吕大钧、程颢、王韶、吕惠卿……,后来的宰相章惇也参加了这一次考试,但因耻于名列其侄子章衡之下,放弃了功名,嘉祐四年又参加考试,名列进士甲科 。这份名单,庶几囊括了当时最优秀的政治人才、文学人才与哲学人才 。其实,宋仁宗朝四十年间,无数才俊都被科举制发现,进入国家的储才库,几乎做到了“野无遗贤” 。
我们看看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便会相信它确实可以遴选出有才学、有见识的国家治理人才 。今天有些朋友将科举考试想象得那么不堪,显然是对科举制度的历史缺乏了解、又先入为主地存有偏见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