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背上刺尽忠报国被尊敬,为何明朝侍郎刺尽忠报国,却被耻笑?

史进绰号九纹龙 。
《水浒传》里这样写到——
那后生又拜了王进 。太公道:“教头在上,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界,前面便是少华山,这村便唤做史家村 。村中总有三四百家,都姓史 。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 。母亲说他不得,呕气死了 。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 。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 。教头今日既到这里,一发成全了他亦好 。老汉自当重重酬谢 。”
我们知道,《水浒传》写的是宋朝之事 。小说人物里,刺青纹身的不少 。其中又可分为两大类 。
【岳飞背上刺尽忠报国被尊敬,为何明朝侍郎刺尽忠报国,却被耻笑?】其一是自愿的 。就像史进,燕青,身上都有纹身,为了好看,霸气 。
其二是被迫的 。中国古来即有一种刑罚,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刺了字之后,用墨汁涂黑,洗都洗不掉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罪犯 。明显有羞辱之意 。
林冲刺配沧州,武松刺配孟州,就都是先在脸上刺了字,再发配到其它地方去 。
实际上,在宋朝,除了以上两类,还有一种,那就是军人刺字 。
著名抗金英雄王彦的八字军,脸上就刺着“赤心报国,誓杀金贼” 。不过,有宋一代,最为著名的纹身,当然是岳飞的“尽忠报国” 。
在宋金大战的年代,军人们在身上刺字,乃是气节与勇武的表现 。
想象一下,假如打了败仗,敌人来抓俘虏,脸上没字的,穿件老百姓衣服就混过去了;脸上有字的呢?逃得掉吗?
因此,刺字乃是显示我不怕死 。当时的人,肯定也很敬重他们 。
但到了明朝,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里写到,“本朝极重黔刺,太祖厉禁不许,嗣圣滥用,乃有极可笑者 。”
意思是,朱元璋不许随意刺字,但后人不听祖训,于是就闹了大笑话 。
景泰年间,武清侯石亨建议征剿也先 。但我们知道,不久之前,皇帝朱祁镇,都被蒙古人俘虏了,明朝无数精锐,死伤惨重 。军队有些不敢打 。石亨出了个主意——军人一胜二胜者,得保家产;四胜五胜者,左右臂各刺“赤心报国”四字 。
天啦,这点子也太馊了吧?反而言之,假如没打胜仗,军人的财产都要被充公?就算打赢四五次,也只来个精神鼓励?
你这哪是激励士兵?明明是告诉他们,投降算了 。
幸得朱祁钰不糊涂,怒斥道,“领军胜虏,刺字是刑罚,加于无罪不近情” 。
如果说石亨乃是武人,不知道太祖高皇帝的谆谆教诲,则南京礼部侍郎黄绾,就活该被骂了 。
沈德符说,“嘉靖初,南礼部侍郎黄绾为白简所攻,亦自疏言背有‘尽忠报国’字可验,上虽不罪,而天下至今嗤笑 。”
原来,黄绾被人弹劾,他上疏辩白,说我对朝廷的一片忠心那是天日可鉴啊,不信?我背上都刺着“尽忠报国”呢!你们要不要来验一下?
有没有人去验不知道,反正,朱厚熜都被他这搞法气到了 。而士林百姓,更是将之当成笑话——如果刺了几个字就能证明忠君爱国,那你干嘛不刺到额头上?
此为嘉靖初的事,嘉靖当了四十多年皇帝,中间隆庆帝几年,再加上沈德符写书时的万历后期,黄绾足足被笑了七八十年啊 。
沈德符感慨,“割股剖肝,固尽孝美事,然效颦不已,亦成故套 。”
你这满满的套路,以为我们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