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现在就告诉你 , 其实一般人都理解错了!“上善若水”语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 , 故几于道 。”它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 , 水善于帮助万物 , 却不与万物相争 , 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 , 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 。
那咱们先来说说 , 水都有什么特质呢?
认为:水是无色透明的 , 最卑微也最不起眼 , 但一切生物都不能离开它而存活 。水以柔弱为品德 , 不与人争 。随物就形 , 顺从引导 , 该流则流 , 当止则止 。它默默地滋养着万物 , 却从来不求回报 。水 , 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 , 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 , 刚柔相济是一种能耐 , 海纳百川是一种胸怀 , 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 , 洗涤污秽是一种奉献 。
这不正近似于老子所说的“善”吗?“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正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 。。真正怀有善心的人 , 总是能把自己放得很低 , 他们做了好事从来不希求回报;他们胸怀宽广 , 内心沉静安宁 , 知世故而不世故;他们仁慈友爱 , 真诚守信;他们语言平实 , 从不矫揉做作;他们管理人、事总是柔和有序 , 大公无私;他们做事量力而行 , 不好高骛远 。他们总能在合适的时候做最合适的事情 。
由老子的“上善若水” , 我们也想到 , 善行是不分大小的 。高尚的品德 , 更应该来源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爱心的积累 。
忽然想到一个故事 , 有书君每次读起 , 都能流下感动的泪水 ,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 那就是《一碗阳春面》 。故事发生在日本一家叫北海亭的面馆里 。除夕夜 , 过了十点后便少有顾客 。店老板正准备打烊 , 却来了三位不速之客 。他们是一个穿着不合时宜的妈妈 , 带着两个孩子 , 一个约十岁 , 另一个六岁左右 。那女子怯生生的问:三个人可以要一碗阳春面吗?两个孩子更是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 , 不敢言语 。店老板原本完全可以以要关门为理由拒绝他们 。但善良的夫妻俩看出了他们的窘困 , 决定帮他们一把 。老板娘于是热情地把他们领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旁 , 不但可以温暖他们的身体 , 更让人的内心也暖融融的 。掌勺的老板下面条时 , 不动声色地在一份中又加了半份一起煮 , 让母子吃得酣畅淋漓 。送客时 , 老板娘还送上热情洋溢的新年祝福 , 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美好 , 由此也更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
第二年除夕夜 , 穿着旧衣服的女子又带着两个儿子来了 , 还是要一碗面条三人共享 。老板照旧偷偷地给了一碗半的份量 。虽然对老板夫妻来说 , 半碗面的帮助实在是微不足道 , 他们也希望让母子每人吃上一碗 , 但他们更能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 , 因此尽量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别人的自尊 。一碗小小的阳春面 , 给了穷困中的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 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种子 。随着面馆生意的兴隆 , 又迎来了第三个大年夜 , 夫妻俩从九点半开始就心神不宁 , 翘首以盼 。虽然面条价格已经涨价 , 但为了不让母子尴尬 , 他们故意把价格改回原样 , 还特地在二号桌放上“预约席”的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