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武科考项目-弓刀石马步箭

“弓刀石马步箭”是旧时武科考的项目 。自打唐朝武则天称帝,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武科举考试,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终止武科举考试,历经唐、宋、金、明、清五朝1199年,考试内容虽各朝多有变化增减,但有关武艺的考量,大抵不离“弓刀石马步箭” 。
所谓“弓刀石马步箭”,指步射、马射、开弓、舞刀、掇石,是清代武科考外场内容的简称 。这五项内容综合考察考生的射箭本领(包括远射和射准)和膂力,包括了武技和身体素质的考核 。
【揭秘古代武科考项目-弓刀石马步箭】

《威弧获鹿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个考试项目的确定,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符合冷兵器时代战争形式的需要 。早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战争多是长距离的奔袭战、对阵厮杀的野战、强打硬攻的攻城战、快捷疾奔的追击战 。这种战争方式要求士卒有强健的体能和持久的耐力 。在面对面的厮杀过程中,力气大的兵将往往占据上风 。于是,那时对兵将的挑选与训练内容就依照着增强体能和耐力,提高臂力和膂力的目标而定 。例如,春秋战国时的魏国,训练士卒的方法是“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曰中而趋百里” 。这是对体力、耐力、速度的高强度综合训练,相当于是魔鬼训练 。


1872年北京的弓箭手
春秋战国时期,弓弩的使用已非常广泛,各国军队普遍装备这种杀伤力大的远射程武器 。战国初期,赵武灵王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引进,骑兵作为一个新兵种在战场上大显威风,史称“胡服骑射” 。自那时起,骑射就在中原扎根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骑马射箭技术从来没离开过军队,没离开过战争 。至于女真人建立金朝,蒙古族人建立元朝,满族人建立大清朝,更是将骑射技术发挥到了极至 。以至军队大量使用火器之后,仍要对士卒军将进行骑射训练及考核 。例如清朝就要求火器营也必须“月习步射六次,骑射六次,马上技艺六次” 。可见武科考“马步箭”项目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
“弓刀石马步箭”是整个冷兵器时代战争的需要,是战争方式对武技的选择 。
唐朝,武则天称帝后,于长安二年开设武举制度,目的是“恐人忘战”,因此鼓励人们练武,常于“里闾间教人习射” 。从此,武科考与文科举共同成为人们追求致仕的途径 。
唐朝武科,考试项目是长垛、马射、平射、步射、翘关 。长垛指靶射,翘关是举重 。这基本上是考察马步箭和臂力 。唐朝还设有马枪一项,考察马上使用兵器格斗的本领,“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驰马运枪刺木人靶,刺中四板或三板为上 。还有负重一项,身负重五斛米(斛为古代计量容器,一斛为十斗,后改为五斗),“行二十步,皆为中第” 。这是考察考生的体力和耐力 。除此而外,还有掌握特殊兵器的附加项目,如筒射、机弩等 。
唐朝科举还有“材貌之选”的要求,考生中身材魁梧、伟岸、强健、壮实者优先 。


1870年的满清弓箭手
宋代武科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是对武科考的贡献 。但是,武艺高强文章逊色的人往往落榜 。为此,宋代增加“绝伦科”,专为这一类人设定,降低文科标准,加大武科难度 。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女真族与当时建立辽国的契丹族,后来建立元朝的蒙古族,都是举族上下、善于骑射的民族 。骑马射箭既是他们的基本技能,也是他们谋生的手段 。女真人灭掉北宋建立金朝后,为了保持民族特点、增强武力统治能力,金皇室严令女真人“不能闲习骑射”,“亦恐女真人废射也” 。金朝武科考的武艺考察,也体现了对骑射技能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