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朝义最后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吗

【史朝义最后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吗】宝应元年十一月 , 史朝义从模州北渡黄河 。仆固怀恩进攻滑州 , 取得滑州后 , 又追击史朝义于卫州 。这时 , 史朝义的滩阳节度使田承嗣率4万余人前来与史朝义会合 , 史朝义得到这一批力量 , 又与唐军交战 , 结果被仆固怀恩子仆固踢击败 。史朝义退到昌乐〔今河南南乐)东 , 又率其在魏州的余部与唐交战 , 结果又被击败而走 。
由于史朝义屡战屡败 , 其所属各部也都人心惶惶 , 纷纷自找出路 。其邺郡节度使薛篙 , 以相州、卫州、侣洲、邢州、恒州、深州、定州、易州等五州之地 , 向唐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投降 。薛篙 , 张忠志的投降是不得已的行动 , 一方而是他们看到史朝义的大势已去;另一方面是唐在全国的统治正在逐步恢复 。面临这种形势 , 何去何从 , 必须有所选择 。张忠志的投降 , 就是认真考虑这种形势的结果 。当史朝义退回河北的时候 , 唐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正要东出井陉 , 打击史朝义 。井隆正在史朝义的恒阳节度使张忠志的势力范围之内 。如果辛云京东出井陟 , 张忠志首其冲 , 故而其裨将王武俊向其分析形势道:“今河东兵精锐 , 出境远斗 , 不可敌也 。且吾以寡当众 , 以曲遇直 , 战则心离 , 守则必溃 , 公其图之 。”这里除了说明双方军力的悬殊以外 , 又提到“以曲遇直” , 实际上这就是说 , 河东兵是名正言顺的国家军队 , 而张忠志部则是被人们视为贼的叛军 。张忠志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 , 才不得不向辛云京投降的 。薛嵩的投降也颇类似 。史朝义北走的路线 , 正和薛嵩的地盘接近:唐军大兵压境 , 不可能放过他这个史朝义的节度使;是坐以待毙 , 还是主动投降 , 必须有所选择 。当然 , 他只能选择生路 , 不可选择死路 , 所以 , 他投降了李抱玉 。
薛嵩、张忠志的投降 , 李抱玉等对他们进行安抚 。但不久 , 仆固怀恩又命他们各复原位 。于是 , 李抱玉、辛云京惑疑仆固怀恩另有企图 , 对唐朝廷有了二心 , 故而他们各自上表 , 向代宗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同时 , 仆固怀恩也上表申述了自己所作所为的理由 。当时 , 仆固怀恩手握重兵 , 代宗也未掌握其另有打算的事实 , 当然不便对仆固怀恩有所举措 。故而只好对仆固怀恩慰问勉励了之 。为了使史朝义内部分崩离析 , 促使史朝义部属有更多的人降唐 , 代宗于十一月初六下诏规定:东京及河南、河北曾为叛军官员者 , 一律不追究其罪过 。这道诏书 , 必然对叛军内部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 。史朝义在魏州失败 , 北走贝州 , 与其大将薛忠义会合 , 力量稍增长 。唐右厢兵马使仆固踢兵进至临清 , 考虑到史朝义兵力有所增加 , 遂暂时停止前进 , 观察形势的发展 。史朝义从衡水引兵3万人 , 向唐军反击 。仆固踢命其所部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三人 , 分别于沿途埋伏 , 待史朝义率军到来时 , 伏兵四起 , 史朝义失败而走这时 , 回绝已到 , 唐军的军力大有增长 , 仆固踢遂对史朝义进行追击 , 追至下博东南 , 双方又一次大战 。史朝义背水而阵 , 唐军勇猛冲击 , 史朝义全军溃乱“积尸拥流而下” , 史朝义被迫逃往莫州 。仆固怀恩的都知兵马使薛兼训、兵马使郝庭玉 , 还有田神功、辛云京等各部军队 , 共同会集于下博 , 进围史朝义于莫州 。史朝义与田承嗣多次出战 , 都遭失败 。这时 , 田承嗣看到史朝义败局已定 , 残局不堪收拾 , 欲摆脱史朝义而单独行动 。故而他向史朝义建议 , 要史朝义亲自去幽州发兵、自己留守莫州 。史朝义接受了他的建议 , 选精锐骑兵5000人 , 突围而出 。史朝义刚离莫州 , 田承嗣就向唐军投降 , 同时 , 将史朝义的母亲、妻、子都送到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