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通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如果你喜欢宋朝的历史,或者你看过关于宋朝的影视剧,那么你一定会知道“通判”这个官职 。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刺配江州,因在浔阳楼题下反诗,因而被江州的“黄文炳”得知,并将他陷害;其中陷害这个黄文炳的官职就是“通判” 。那么在宋朝,“通判”是一个什么官职呢?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通判”,是州府里的主要官员之一,按照官方的记载:“通判”就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那么这样来说的话,“通判”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州府的二把手?当然,这也不全对 。为何呢?
一般来看的话,通判就是为了协助知州,知府工作而专门设立的职位 。此外,在《淳照严州图经》还有这样的记载:
“州衙 (知州办公地)在子城内正北 。”“通判廓舍在遂安军门内街西 。”
由此可见通判和知州,知府都是分厅办公的;这样看来,如果他们之间是一个附属关系,也就是通判只是副手的话,那么绝不可能让他自立门户,并且做到和知州,知府分厅办公的要求的 。由此可见,通判的官职不一般!
北宋初年的时候,宋廷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因此在州郡上设立“通判”,作为副职与其他官职的人员共同处理政事 。其中主要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选自《宋史》)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通判设立初衷还是对知州,知府起到监督作用 。这在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就有说明:“宋代初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与知州、知府无异,名为佐官,实际是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 。”除此之外还有在《宋史·职官志》中有所记载:
“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贾批等充 。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时大都置二员,余置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 。武臣知州,小郡亦特置焉 。其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能知州者 。职掌停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
所以,按照这样的记载,通判的真正用途也就清晰明了了 。其中在《宋史·职官志》还有一句话更是将通判这一官职的性质和目的说十的分明确 。
“外官则能五代藩镇专态,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 。”
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指五代时期各地的军阀的专横跋扈,为了能够监视这些人,皇帝想到的就是安排自己的一个心腹在他们身边,这样一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这也是最初设立通判的一大原因!
并且我们可以从上文的《宋史·职官志》中可以发现,通判的设置实际上比起知州或者知府要灵活得多,为何呢?因为一个州府只能有一名知州或者知府,而通判呢?是根据不同知州或知府的级别决定的 。例如在大的州府可以设置两名,小的州府可以设一名或者直接不设 。但是如果是武官掌管的州府,那么不管大小,统统都要设置通判 。至于那些较为偏远地区的小型州府,就可以直接以知州或知府兼任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级别高的州府,监视得就越严,级别越低的州府监视也就越宽松,但是对于武官的知州却都是一样的 。我们在称赞赵匡胤的能力时,也不得不说他的继位实际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官的发展 。当然,也或许是因为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会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