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遍尝小吃,这官员上一道骂老佛爷的菜,慈禧连连称赞!

1900年8月14日,面对鸣枪放炮,伊里哇啦乱叫的八国联军,慈禧太后一下子就慌了大神了,为了避免当俘虏,他当即领着光绪皇帝,隆裕皇后还有李莲英等人,出北京城,坐上马车,直奔陕西逃去 。
慈禧养尊处优,每顿饭没有108个菜都不下筷子,可是逃亡的路上,因为老百姓躲避战乱,已经是十室九空,李莲英手里有银子也买不到吃的,慈禧太后连吃了几顿煮玉米、豇豆角,最后来到了怀来县,她才吃到了一顿米粥加鸡蛋的“美味佳肴” 。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怀来县令吴永因为接驾有功,很快就被慈禧太后升官了,慈禧太后离开怀来县,直奔陕西,随后沿途的各个州府县道也接到了公文,公文的意思只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做好“老佛爷” 的接待工作 。
吴永已经在前面给沿途的官员们打样了,用米粥加鸡蛋接待慈禧都能升官,那么这帮官员们尽心招待慈禧,一定也可以获得升迁的机会 。
晋、陕两省在当时,全都不是富裕的地方,那些想巴结慈禧的官员,手里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什么好吃的“珍馐美味”来招待慈禧 。
可是经过高人指点,通过自己的领悟,这些负责接待慈禧的官员们都不约而同地知道了一条招待的捷径,那就是:慈禧啥好吃的东西都吃过,何不用当地的小吃来招待慈禧,没准慈禧吃得顺口,照样会赏下来一顶“金闪闪”的官帽子 。
那么沿途这些官员们,都用什么小吃来招待慈禧呢,小编就给您罗列一下:
1、胡胡饭:
胡胡饭的来源,是和晋末的羯胡(属于南匈奴的一支)分不开的,他们来到山西,因为不会煮饭,就将米、面和菜煮在一起,就变成了胡胡饭 。可是胡胡饭这个名字有点土,山西当地的官员为了讨喜,就将其名字改成了和和饭,慈禧太后吃和和饭时,吃得乐哈哈,和和饭的名字也就跟着传开了 。
2、拨鱼
拨鱼是一种面食,厨师在白面和豆麦面中加水,然后用筷子去挑拨,便可以得到小鱼一样的面食,可是这种普通的面食也没法子给慈禧吃,太原府的府台灵机一动,让厨师往拨鱼里面,加上了鱼翅和蟹肉,一道蟹翅拨鱼就做成了 。
3、瓦酥
瓦酥是一种糕点,是由面粉,蛋黄,细砂糖三种材料经过油炸后制成,其质酥脆,味香郁,可是其形状特别像是黄瓦,故此,也是难于往桌子端,还是白案高手王师傅点子多,因为这道点心,要给慈禧和光绪食用,故此,可以称作龙凤瓦酥 。
慈禧吃后,连声说好,这种民间的点心,也变得遐迩闻名 。
【慈禧西逃遍尝小吃,这官员上一道骂老佛爷的菜,慈禧连连称赞!】4、大同烧麦
慈禧来到大同的时候,县令齐福田为了让慈禧高兴,他就请当地的名厨,为慈禧做了两道菜,第一道菜就是大同烧麦 。
给慈禧做烧麦,不同于给一般人做烧麦,一个蒸笼中九个烧麦不仅要包得和牡丹、芍药和玉兰等九种花一样漂亮,而且分别需要用鸡鸭鱼肉等等的食材,做成九样不同的馅料烧麦 。
大同烧麦名称不雅,齐福田亲自命名为“百花烧麦”,果然这种有颜值有内涵的烧麦往桌子上一端,便让慈禧吃得不亦乐乎 。
5、凤趴窝
和百花烧麦一起往上端的这道菜就是凤趴窝 。这道菜的菜形很不错,就是一只油炸鸡,趴放在食器之中,然后鸡的周围摆放油炸鸡蛋和鹌鹑蛋,油炸豆腐和油炸粉条 。
可是齐福田看着这道色香味俱佳的菜,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凤趴窝的寓意不好,这是咒骂慈禧不动卧,不作为的意思,送上去自己的官帽子铁定不保,厨师也得被砍头,他急中生智,当即给这道菜改了一个名字:金凤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