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律法规定:没钱的男人不能离婚,结婚后有钱的男人不能离婚,保护女性

李渊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王朝 。大唐朝的社稷,起于废丘之上,周边可谓是强敌环伺 。从大唐朝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打仗 。李渊没有时间制定大唐律法,只能沿用隋朝的旧法 。直到天下初定,李渊才推出了大唐第一部律法《武德律》 。
《武德律》推出的时间,是武德七年 。两年之后,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登基称帝 。李世民觉得《武德律》对百姓过于严苛,就在《武德律》的基础上,推出了《贞观律》 。李治登基称帝之后,长孙无忌等人又在《贞观律》的基础上,推出了《唐律疏议》 。
《唐律疏议》汇集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帝王的心血,是我国法律史上水平最高的成文法典,没有之一 。《唐律疏议》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它对于东方的意义,犹如《罗马法》对于西方的意义 。今天读《唐律疏议》里面的《户婚律》,得到了一篇心得体会杂文,现传上网络与诸君分享 。
李世民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张丰毅先生 。
古代的时候,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 。男人只能有一个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个小妾 。小妾的数目,也是有严格的规定 。什么级别的人,配几个小妾,都要按照礼制来 。
《新唐书》记载,国公爵位的人,只能配四个小妾,这四个小妾由朝廷发工资供养 。如果小妾的配额用完了,男人们还有喜欢的女人,就只能是侍婢了,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通房丫头 。
《户婚律》首先规定:“妻者,齐也,秦晋为匹 。妾通买卖,婢乃贱流” 。从礼法上来讲,妻子与丈夫地位对等 。妻子去世之后,可以与丈夫合葬 。妾死了以后,只能陪葬在丈夫的墓地旁边 。通房丫头,则是连陪葬的资格都没有 。
李世民家族制定的婚姻法,对妾和婢没有任何保障 。妾和婢是可以随时买卖的,今天可以把她买进来,明天就可以把她卖出去 。妾和婢非但没有保障,反而有诸多限制 。
举个例子,《户婚律》就规定,一日为妾,终生不得为妻 。如果正妻死了,男人可以再娶一个正妻,但是小妾不得转正 。
《户婚律》还规定,一日为婢,终生不得为妾 。《户婚律》对妾和婢的限制,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一旦当了三儿,一辈子都别想转正了 。
李渊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寇振海先生 。
《户婚律》对正妻的保护,就相当的给力了 。李世民家族制定的婚姻法,男人不能无缘无故离婚,只有在正妻犯了“七出之条”的情况下,男人才能休妻 。即便是正妻犯了“七出之条”,还得没有“三不出”之条,男人才能休妻 。
圣人云:“婚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古人认为,婚姻不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丈夫当初把老婆娶进门,要休妻的时候,就必须取得妻族的同意 。只有正妻的娘家同意接收,丈夫出具的休书才能生效 。
李世民家族制定的婚姻法,就规定了“有所娶,无所归,不出” 。丈夫要休妻,必须取得正妻娘家的同意,还必须让正妻离婚后有房子住,有生活来源 。这一条律法,让男人离婚的成本非常高,家里没有矿的男人,根本就不敢离婚 。
李世民剧照,扮演者为著名影视明星杜淳先生 。
古代的时候,以孝治国,儿媳伺候公公婆婆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古人不仅仅强调儿媳要伺候公公婆婆,也强调儿媳伺候公公婆婆应该得到的回报 。儿媳妇尽到了孝敬公公婆婆的责任,丈夫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与妻子离婚 。
李世民家族制定的婚姻法就规定,在妻子尽到了孝敬公公婆婆的义务的情况下,丈夫不得休妻 。儿媳在公公婆婆生病的时候照顾公公婆婆了,并且在公公婆婆下葬之后守孝三年,丈夫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离婚 。这就叫“与更丧三年者,不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