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简介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为读者勾勒出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古代英雄形象 。《景阳冈武松打虎》选自于《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
原文出处
本文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七十回)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内容围绕在梁山泊称霸的强盗 。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 。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 。。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 。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加工定型 。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 。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中国明代长篇小说 。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 。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 。关于它的作者,明人记载不一 。郎瑛《七修类稿》中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贯中所编 。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 。”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李贽《忠义水浒传叙》中提到作者时,说是“施、罗二公” 。此外,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和王圻《稗史汇编》都记罗贯中作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说是“武林施某所编”,“世传施号耐庵” 。综上所说,明人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 。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施耐庵作 。施耐庵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吴梅《顾曲麈谈》记施耐庵即元末剧作家施惠,不甚可靠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如《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所载的《施耐庵墓志》和《施耐庵传》等 。但这些材料相互矛盾处不少,且有明显不可信处,因此对于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意见颇不一致,多数研究者持怀疑态度,尚待进一步研究 。
作者简介
施耐庵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简介】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
生平: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 。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 。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 。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 。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 。施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 。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 。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 。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 。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 。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 。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 。耐庵殁后数十年,其孙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 。钱塘施耐庵的本 。罗贯中编次 。”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 。”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 。”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也有人认为是同弟子罗贯中合著或者有罗贯中续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