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刻了两个字,日本游客不知,郭沫若一语点开

泰山 , 五岳之首 。自古以来 , 国人就对泰山非常崇拜 。自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后 , 历代帝王都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 , 并在泰山上刻石题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 , 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
来到泰山的游客 , 很容易被泰山的石刻所吸引 。泰山石刻种类繁多 , 目前存世有30多种 , 可分为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 。
【泰山上刻了两个字,日本游客不知,郭沫若一语点开】在泰山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的西边 , 有一摩崖石刻“虫二”两字 。这“虫二”有上下款 , 上款为题字时间 , “已亥夏六月” , 翻译的意思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下款为题字人姓名 , “历下刘廷桂立” 。
刘廷桂是光绪二十五年 , 山东省济南名士刘廷桂题刻的 。“虫二”是泰山石刻中的佼佼者 , 知名度非常之高 。但是游客对“虫二”难以理解 , 各说一词 。据说 , 曾有日本学者来登泰山 , 看到两字后好奇心大起 , 询问导游两字意思 , 现场无人能解答 。
时任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郭沫若得知后 , 解释道 , 二字是“风月无边”之意 。郭沫若认为 , “虫”是繁体字“風”字去掉外边的边儿和里面的一撇;“二”字是去掉“月”四周的边儿 。
郭沫若这样解释是有道理的 , 古人留下的传世墨宝中 , 很多就有故意缺失笔画的情况 , 用意奇妙 。郭沫若虽解释了“虫二”的意思 , 可没解释两字起源问题 。
一本叫《坚瓠集》引《葵轩琐记》云 , “(唐伯虎)题妓湘英家扁云:‘风月无边’ 。见者皆赞美 。祝枝山见之曰:‘此嘲汝辈为虫二也’ 。”这是说法一 。
说法二 , 当年刘廷桂邀杭州友人登泰山时 , 友人谈及杭州西湖的无边风月亭 , 受到启发 , 当即命人刻字“虫二” 。刚开始 , 刘廷桂本来想题词“风月无边” , 奈何乾隆下江南巡游西湖时 , 已经题过“风月无边” , 为避讳才题下“虫二” 。
如果上面两点来看 , 唐伯虎将“虫二”藏于“风月” , 乾隆则将“风月”藏于“虫二” 。“风月无边”与“虫二” 互为谜面、谜底的转化 , 汉字的魅力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