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失败的托孤是哪一国?托孤大臣们自相残杀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 , 提到托孤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在夷陵之战后 , 刘备败退至永安白帝城 。公元223年 , 刘备将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 。虽然李严最后被废为平民 , 但是 , 诸葛亮毕竟还是为了蜀汉竭尽全力 ,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蜀汉才能从夷陵之战后的低谷中走了出来 。对此 , 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 无疑是比较成功 。当然 , 在三国时期 , 也有比较失败的托孤 , 比如魏明帝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 。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孙权 , 其托孤也是非常失败 。在魏明帝托孤后 , 司马懿和曹爽还是和睦相处了一段时间 。但是 , 在孙权刚去世后 , 东吴的托孤大臣就开始自相残杀!

首先 ,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 黄武元年(222年) , 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 , 建立吴国 。同年 , 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 。黄龙元年(229年) , 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 , 国号吴 , 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 , 引致东吴内乱和朝局不稳 。太元元年(252年) , 孙权病逝 , 享年七十一岁 。在孙权临终之际 , 太子孙亮年仅10岁左右 。对此 , 孙权自然要留下几位托孤大臣 , 以此辅佐年幼的孙亮 。最终 , 孙权确定了五位托孤大臣 , 分别是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会稽太守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宗亲侍中孙峻 。

由此 , 对于孙权选择的托孤大臣 , 从表面上来看是比较合理的 , 既有诸葛恪这样的武将 , 也有中书令孙弘这样的文臣 , 还有侍中孙峻这样的东吴宗室 , 以此来互相制衡 。不过 , 计划赶不上变化 。孙权死后 , 中书令孙弘因素来与大将军诸葛恪不和 , 担心日后被诸葛恪加害 , 所以决定先发制人 。在此基础上 , 在孙权死后 , 中书令孙弘故意隐瞒了孙权的死讯 , 欲矫诏除掉诸葛恪 , 被孙峻告发 。对此 , 诸葛恪立即邀请孙弘议事 , 于座中将其诛杀 。在孙权刚一去世 , 托孤大臣之一的中书令孙弘就被杀了 。

在中书令孙弘被杀后 , 太子孙亮成为东吴的第二位皇帝 。对于孙亮来说 , 以诸葛恪为太傅 。由此 , 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 , 如同他的叔父诸葛亮在蜀汉一样 。在掌握了东吴的大权 , 诸葛恪出兵伐魏 , 导致大败 , 民心尽失 。公元253年 , 在诸葛恪惨遭新城之败后 , 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皇帝孙亮 , 将诸葛恪及其亲信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 , 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 。由此 , 在孙权去世一年后 , 第二位托孤大臣又死于非命 。在除掉诸葛恪后 , 孙峻掌握了东吴的大权 。对此 , 孙峻杀害了废太子孙和、孙权之女孙鲁育 , 宣太子孙登之子孙英等人 。

最后 , 由此 , 对于孙权的子女 , 不少都死于孙峻这位托孤大臣之手 。公元256年 , 孙峻在征伐魏国时因病去世 , 时年37岁 。孙峻死后 , 他的堂弟孙綝继续掌握东吴的大权 , 从而让孙亮这位皇帝成为傀儡 。不久之后 , 孙綝最终将孙亮废黜 , 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彼时 , 孙权的五位辅政大臣 , 只剩下滕胤与吕据 。对此 , 滕胤与吕据密谋除掉孙綝 , 因计划泄露 , 滕胤被杀 , 吕据自杀 。由此 , 对于孙权留下的五位托孤大臣 , 本应该共同辅佐年幼的皇帝孙亮 , 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自相残杀 。在这一过程中 , 不仅孙权托孤的孙亮被废黜 , 失去了皇帝之位 , 整个东吴也因此内耗而元气大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