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孟皇后的传奇一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宋哲宗皇后的传奇一生:公元1090 , 哲宗年届15 , 高太后准备为他迎娶皇后.高太后与大臣们经综合多方因素、反复权衡家庭背景相对简单的孟元的孙女为后 。当时选后的历史背景为高太后(英宗高皇后——奶奶辈)垂帘听政和向太后为先帝(神宗)之后独断朝纲.哲宗生母朱德妃时称为朱太妃受到高太后压制.其间夹杂着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 。
孟氏端庄娴得倍爱高太后和向太后的喜爱 , 两人还亲自教她宫中礼仪 , 称"元佑皇后"但由于所选的大婚之日因与道教不符 , 朱太妃心生不满 , 使得婚礼本身隐含的危机四伏.大婚不久 , 帝后不和 , 哲宗宠爱刘妃 , 刘妃初为宫女因生得貌美且多才多艺 , 哲宗极是喜爱.刘妃恃宠成骄 , 连孟皇后也不放在眼里 , 起了夺后之心.公元1096孟皇后姐姐及养母等人为皇后和福庆公主祈祷神祠 , 刘妃听说此事立即在哲宗面前予以诋毁 , 哲宗不分黑白以厌魅之术为由废后 。
究其深层为:孟皇后母仪天下深得国人景仰 , 但她高太后所立日后若涉及政治难免形成派系.哲宗本来就反对这桩婚姻 , 凡是与高太后有关的事情都可能触发其对祖母不满的情绪 , 如此孟皇后不幸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
公元1100年哲宗病逝 , 其弟赵佶继位 , 为史称宋微宗 , 而孟皇后对皇室的贡献才开始.1125年金兵大举入侵之际微宗禅让帝位 , 赵桓被近即位.为钦宗.两年后 , 金兵攻占汴京 , 掳走微宗、钦宗及宗室大臣及妃嫔 , 孟皇后因先朝废后侥幸留下 。
金人扶持张邦昌伪政权统治占领地区 , 当时微宗之子赵构正以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在外抗金 , 张氏政权中的宋朝大臣们纷纷向张邦昌施压 , 称"大元帅在外 , 元佑皇后在内 , 此为天意".张邦昌知道自己难得民心 , 便请孟皇后接受百官朝拜 , 称为宋太后 , 请她垂帘听政 , 表示愿还政于赵宋皇室.此时孟皇后已成冷寂中渡过了24年岁月 。
1127年5月孟皇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册立赵构为帝即宋高宗 , 随之交出政权.高宗的册立意味着金兵所掳去的微、钦二帝失去其应有的筹码威胁作用.从靖康之难到高宗即位 , 孟皇后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从北宋到南宋的动荡过渡期.
1129年3月将领苗傅、刘正彦因不满高宗消极抗金 , 发动政变 , 要求高宗让位于其子赵缚并同孟皇后听政 , 危急中孟皇后再度垂帘 , 她一边对苗、刘二人好言抚慰 , 一边与大臣商量对策平判 , 政变平定后还政于高宗 。孟皇后在政变中的沉稳 , 不仅再次保住了宋朝皇室 , 也为自己赢得了稳定的政治地位 。
高宗也意识到孟皇后在朝中的号召力 , 因此十分尊敬孟皇后.由于当时钦宗尚在人世 , 高宗的帝位时常有人用来做文章 。有人曾诬陷孟皇后密养钦宗之子于高宗不利 , 高宗闻后道“朕于太后如母子 , 安得有此?”便将此人治罪 。
高宗对晚年的孟皇后十分照顾 , 时有鲜果必先献太后 , 身体稍恙必皆亲视.1135年孟皇后去世 , 她的牌位不仅放在哲宗祀室中 , 还放在了刘皇后之上.孟皇后虽历经磨难 , 却因祸得福 , 危急中翻身 , 最终安享晚年 , 寿终正寝.
【宋哲宗孟皇后的传奇一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